□ 本报记者 张方金 曹礼芹
“乐至烤肉就是从那条街开始的,那里曾经是名副其实的好吃街。”在挂着乐至县烤肉协会牌子的烧烤店里,一位食客指着旁边的一条街道给同桌介绍说。无意间听到这样的对话,好奇心顿时被勾起,记者走进了“好吃街”——乐至县城商贸街。
来到商贸街,从一头走到另一头,有老字号的面馆,也有知名的小吃店,还有蜚声在外的烧烤店,但是和想象中的“好吃街”的样子有差异,尤其是少了旺盛的人气,顿时有些失望。居民陈勇告诉记者,在上世界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烤肉的兴起,这里确实热闹得很,一走到这里,烤肉香气就扑面而来,多闻几下就饱了。当然,也可能越闻越饿,直吞口水。“滋滋滋滋滋……”不觉阵阵烤肉香涌进鼻腔,口水跃入喉管,呛得直咳嗽。脑里出现着,每个店铺人气爆棚的喧嚣,店里坐满了人,走路只能侧身而过,店外摆的桌子,排起长龙,座无虚席。而排队的食客,在美食的召唤下,有的焦急张望,有的欢声笑语,有的在走和留间纠结。
现在乐至县城“好吃街”已经开枝散叶了,县城就有几个地方新添“舌尖上的美食”,比如文庙街。烧肉香气也从那条小街飘出,飘到了成都、遂宁等大、中城市,还刮起了烤肉旋风,成为一个节日,并且到今年已经举办到了第七届,逐渐成为城市的节日、市民的节日、宣传乐至的一张名片。
乐至烤肉何以从那条小街走出呢?乐至文史爱好者王同云老先生说,“大凡美食都有美丽的民间传说。乐至烧烤源远流长,自然也不例外,并有多个版本。”
版本一,张飞犒赏三军。据说在三国时期,蜀国将领张飞常宰上一头牲畜,砍些竹子串肉,撒上调味品,烧烤吃,聪明的乐至人升级改进了烧烤,形成了乐至烤肉美食。
版本二,唐玄宗感恩乐至。唐开元年间,唐玄宗不敌干儿子安禄山,带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逃到四川,藏在乐至县南塔山的小庙里。县城东街王大娘去南塔山小庙烧香,发现了他们,看他们吃得很差,便心生怜悯,和丈夫一起去给他们送食,为了便于携带,也不违背佛教规定,将肉烤熟了送去。唐玄宗和杨贵妃认为王大娘是菩萨的化身,专门来为他这位真龙天子送烤肉的,便悄悄在小庙正殿题写了“慈恩寺”三个字。慈恩寺这寺名便沿用至今。再说安史之乱平息后,唐玄宗又回到了长安。自然山珍海味顿顿不愁,但他始终忘不了乐至烤肉味道,便令厨子依照烤制。烤肉的香味飘出宫墙,老百姓也仿效烤制。于是,乐至烤肉便成了全国烤肉的始祖,一时全国皆仿效之。
这些版本的传说,对于今天的食客来说,可能只是品味美食时的谈资之一,关键还是得到了味蕾上的满足。烧烤飘香,乐至人、资阳人、四川人、华人、外国人,至乐而乐至。
新闻推荐
本报讯(苏琦)为提高审判效率,彰显司法人性化关怀,市中级人民法院最近将刑事审判法庭设在乐至县人民医院病房,开庭审理了一起故意杀人犯罪案件。杨某与王某同住于乐至县中天镇桂林敬老院,经常因琐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