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新闻 安岳新闻 乐至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资阳市 > 乐至新闻 > 正文

基层公安微改革“工匠师”——记乐至县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室主任刘俊

来源:资阳日报 2016-10-27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刘俊在夜校授课。□ 蒋波 本报记者 张方金 曹礼芹

在从警的道路上,没有惊涛拍岸的浓墨重彩,没有出生入死的历经艰险,没有挥毫泼墨的指点江山……但他始终牢记着入警的誓言,始终坚持着人生的追求,始终秉承着一心为民的信念,用一颗真心去做好每一件平凡、琐碎的小事。

他就是乐至县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室主任刘俊,他以“不忘初心”的“工匠精神”, 积极在推进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A

群众点评公安工作渠道不畅

“1+6+9”警情回访工作法创新办

“您好,这里是乐至县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请问,您对10月20日民警的处警情况是否满意?”当家住乐至县天池镇某小区的宋大爷接到公安局回访的电话时,满意地对报警服务台的工作人员说:“民警的处警很及时让我非常满意,民警的态度也非常好。”

这,只是乐至县公安局开展“一警一回访”工作的一个缩影。

2012年,由于接处警评价不高造成群众对乐至公安工作的知晓度和支持度不高,导致乐至县公安局在全省公安机关政风行风测评中整体排名第164位。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提升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县公安局党委决定在全局发出责任书,广泛征集能人。身为乐至县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室主任的刘俊走到领导办公室,签下了责任书。

虽然签下了责任书,但刘俊心里深深知道提高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绝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承诺就可以做到的。怎样在短时间内增强群众对公安机关的认可度?这个问题从签下责任书的那一刻起就深深地缠绕在他的心里。为此,他主动承担起对报警群众的走访工作,筛选了500起不同类型的报警作为调查对象,逐一上门走访。10人、50人、100人……随着调查的深入,“症结”清晰起来。

“我们报了警,警察处理得好不好、公平不公平,我们说了又不算。”诸如此类的回答最多。刘俊感觉到这不是接处警问题,而是关系到群众是否信任的问题,只有打破内部评价、创新群众外部评价,才是提高群众满意度的突破口。

在进行广泛调研后,刘俊提出了警情回访的构想,把对民警的评价交到群众手中,让群众作为裁判来评判民警,真正让群众成为检验公安机关工作的炼金石。有了这一构想后,刘俊立即将这一想法向部门领导及县公安局领导进行汇报。在得到县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后,刘俊立即牵头组织起草了“一警一回访”制度,并对3000余起回访持续跟踪分析。为更进一步发挥警情回访在解民怨、畅民心,提高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度、知晓度和满意度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刘俊在全面深入分析前期回访工作的基础上,围绕公安自身工作职责任务,以突出民意导向为目标, 进一步深入探索创新运行了“1+6+9”(指成立一个组织机构,建立警情回访、整改承办、沟通反馈、督察督办、分析研判、考评通报六项制度,运行接警、出警、回访、通知承办、承办反馈、二次回访、督察督办、情况分析、资料归档九个步骤)工作法,促使“一警一回访”工作制度更加常态化运行。通过运行“一警一回访”制度,使民警进一步加强了责任心和紧迫感,群众对乐至公安工作的满意度也有了显著提升。2013年在全省行风政风测评中乐至排名全省第33位,2014年攀升至全省第28位,持续保持刑事发案全市最低水平、命案保持全破,并连续两次获得“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称号。

“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心里才有你。”刘俊说,“一个小举措的实施,让群众感觉到公安机关的真诚服务,让群众关心、关切的事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声,这样就能真正赢得群众的支持与信赖。”

B

行动不便老人办证难  “熊星”流动警务工作队立即办

2013年7月的一天上午,一位5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将一面印有“警民一家 热心为民”的锦旗送到了乐至县公安局流动警务工作队民警手中,并紧紧地握住民警的手说:“太感谢你们了,没想到一个普通的求助,你们都如此重视,你们真是我们老百姓的贴心人。”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些有关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享受高龄补助的政策,必须要求本人携带二代身份证到政府办理相关手续,但办理二代身份证必须要求本人到派出所照相并采集指纹信息才能成功办理。目前留守在家的大部分老年人,身体不好、行动不便,而且有些老人居住地离派出所较远,往返一次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因此导致一部分老年人一直没有办理二代身份证,给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如何能让留守家中的老年人在不违反身份证办理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很方便地办好身份证呢?带着这个疑问,刘俊主动找到了擅长计算机操作和法律知识丰富的同事进行咨询。在与同事进行多次深入交流后,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刘俊的脑海里形成:既然群众不方便到派出所办理证照,那我们可不可以把派出所“搬到”群众家门口开展服务呢?有了这一想法后,刘俊立即找来了户政中队的负责人进行商量,并把这一想法告诉了她。在与户政中队负责人进行多次试验后,“熊星”流动警务工作队便成功运行了。

“终于领到身份证了。”2013年4月9日上午,当“熊星”流动警务工作队来到乐至县宝林镇三元片区时,一位从工作队那里领到身份证的群众说,“如果没有‘熊星\’流动警务工作队,我就要赶往30里外的宝林派出所办理二代身份证,既耽搁时间还要多花车费。有了‘熊星\’流动警务工作队后,我们办理身份证方便多了。”“熊星”流动警务工作队运行以来,已走遍乐至400余个行政村,成功为群众办理身份证件5000余个,得到了有关乡镇党委政府和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和肯定。

C

提升群众安全感  “七网六机制”实在办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如何贯彻落实好《意见》,切实增强群众的安全感成为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乐至县地处川中丘陵地带,全县总人口87万人,幅员面积1425平方公里,辖区大部分为农村。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推进,村道建设有了质的飞跃。这一方面给群众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另一方面一些盗窃违法犯罪人员也感觉“更加方便”了。面对日益艰巨的农村治安防控工作难题,怎样在合理利用有效警力的前提下,提升农村治安防控能力,成为贯彻落实好中央决策的一项重要课题。

乐至县公安局党委在经过充分思考后,决定将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由刘俊来负责。刘俊充分结合乐至川中农村农业县的实际,在历时6个月调查走访102个村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治安问题为导向,以信息化为引领,以基础建设为支撑的立体化防控“七网六机制”对策,即:构建公安主力防控网、社会力量防控网、应急处突防控网、视频设施防控网、群众自防防控网、预警宣传防控网、源头处置防控网等“七张防控网络”,建立“组织领导、指挥调度、研判预警、联动协作、运行保障、评估评价”等“六大工作机制”。开展农村治安防控“七网六机制”工作以来,乐至农村防控工作有了很大改善,农村入室盗窃案同比下降了42.8%,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得到了很大提升,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资阳电视台等省、市主流媒体对乐至农村治安防控工作进行了深入报道。2016年3月,资阳市农村社会治安防控现场会在乐至县劳动镇成功召开,乐至县公安局创新的农村治安防控“七网六机制”工作得到了市公安局领导的高度肯定,并在会上进行了全面推广。目前,乐至县已组建红袖套巡逻队759支5500人、覆盖606个村,建立监控点位1662个,在成功侦破“陈某被杀案”、大佛超市被盗案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被当地群众亲切称为“家门口的守护神”。

面对荣誉、赞许,刘俊淡然以对,并将荣誉化作奋斗的助燃剂,一心投身公安改革工作,工作数年始终如一。凭借着这种精神,一个又一个改革创新硕果在他的脑海中悄然诞生,多项成果受到省、市、县领导肯定并被全面推广。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刘俊正凭着一颗献身公安事业的初心,全力诠释着人民警察“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铮铮誓言。

新闻推荐

省妇联到乐至农村开展公益讲座

本报讯(记者唐嘉阳)11月2日,由四川省妇联组织开展的“科学家教进万家”公益讲座走进乐至县龙凤村,吸引了该村近百名群众到场聆听。此次讲座由省妇联“幸福使者·母亲课堂”骨干讲师、上海宋庆龄基金...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基层公安微改革“工匠师”——记乐至县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室主任刘俊)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