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如波
11月24日,内江市东兴区居民邹永忠家中觥筹交错,夹杂着川、湘两地方言的欢声笑语。当天,从湖南省新化县赶来的邹氏宗亲,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寻访,终于和远在内江的邹氏后裔团聚,共叙血脉之情。
清朝顺治年间开始,新化邹氏族人大量徙居四川。今年10月,为了寻访这些邹氏后裔,编修完整的《邹氏族谱》,新化邹氏族人踏上千里寻亲、联宗之旅。
“邹姓起源于山东,后来逐渐散布到全国各地。我们湖南新化这一支,是在唐宋之交从河南南阳迁徙过来的,因此称‘南阳堂\’。”新化邹氏族人邹高强说。
1994年编纂的新化《邹氏族谱》记载,大约350年前的清朝顺治时期以来,由于外出游历、经商,以及“湖广填四川”的政策导向,新化邹氏族人开始大量徙居四川遂宁、资阳、内江、宜宾、泸州等地,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叶。据不完全统计,新化“南阳堂”外徙宗亲超过20万人,其中云、贵、川三省占半。
今年3月,新化邹氏族人成立“南阳堂联谊会”。为使迁徙外地的邹氏族人全部归宗入谱,“南阳堂联谊会”多次前往云南、广西等地寻亲联宗。“我们希望通过联宗、修谱,让居住在不同地区的族人都找到自己的族亲,整合资源,互相帮助,共同发展。”邹高强说。
10月12日上午9点,由长沙开往成都的列车停靠遂宁站,经过991公里、将近14个小时的旅程,邹同品、邹高强、邹然向3人抵达四川。当天中午,与乘机、自驾来川的其余6位族人会合。每到一地,他们通过邹氏族人的关系,打听当地其他邹姓人士,对比双方的族谱,理清世系,找到祖源。
10月下旬,邹今湘根据族谱的记载,在内江寻访迁徙到“蛮子屋”、“里破堰”等地的邹氏后人,却发现根本不存在这些地名。直到11月24日,他才根据在自贡得到的信息,在内江市永福乡“骑龙穴”和“大雁坎”寻访到邹永忠等邹氏族人。
一个多月的寻访,他们先后走过遂宁、内江、自贡、宜宾、泸州等地,通过各家族谱的记载,与上万人确认了族亲关系。
新闻推荐
建通道,筑节点,提升物流企业□本报记者钟晓晴11月19日,宜宾与成都两市物流办签署物流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达成伟经物流园、昆宜钢铁物流园、中国西南冷链食品综合批发交易集散市场等12个物流合作项目,签...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