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爱心联合会志愿者给市民发送围裙。本报记者 郭春荣 摄
老年诗书画志愿者正在给市民作画。本报记者 郭春荣 摄
志愿者指导市民填写诉求表格。本报记者 谭阁飞 摄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面露微笑……12月4日下午,在第29个国际志愿者日即将到来之际,资阳市举行“12·5国际志愿者日”集中活动,1000余名资阳志愿者活跃在雁城的广场、街头和社区,走近群众身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传播志愿服务理念。
■ 本报记者 罗黎 谭阁飞
关爱暖心 社区活动方便群众
雁城三贤祠街道办事处河堰嘴社区里,一会儿的功夫就排起了长队。
“大妈,您的血压有点高,要注意饮食,也可以适当吃点儿降压药哈。”河堰嘴社区的护士汪琴手上为社区居民量血压,嘴上不住关心叮嘱。
现场,像汪琴一样的志愿者们正在开展义诊活动,免费为群众测量血压、血糖。活动中,他们还为社区老人免费发放板蓝根冲剂300包、速效感冒冲剂500包、银柴颗粒冲剂300包。
“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太好了,让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看病,确实方便!”69岁的社区居民余婆婆满口称赞。
在三贤祠街道办事处爱国社区、三贤祠社区和凤岭社区临街道路上,志愿者们也在行动。“动作快一点,扫干净了好方便大家走路。”志愿者何志勇一边打扫落叶,一边捡起一个白色塑料袋放进垃圾桶,“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只要为群众办了实事就算是好事。”
此次集中活动为期半天,但志愿服务没有止境。市志愿服务总队已列出全市2015年度52个志愿服务项目,各志愿服务队分别认领,将在未来一年内认真实施。
这几年,无论是在资阳市热火朝天的建设项目现场、安乐祥和的敬老院、欢乐愉快的学校少年宫,还是城市社区、偏僻村落,处处可见志愿者们的身影。他们把志愿服务活动送到城乡基层、送进家庭,让志愿服务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市民点赞 广场活动丰富多样
健康、环保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书法家现场赠送书法作品,法律咨询,配钥匙,家电维修,自行车修理,理发……九曲河广场集中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各服务台人气指数迅速增加,接受服务的市民们纷纷点赞。
“这种购物袋和围裙是环保产品,希望大家多使用。”66岁的志愿者陈大爷卖力地向数十名市民宣传环保知识。陈大爷说,“今天我们准备了上千份资料和1000个无纺布产品,送给市民朋友。”
市民凌小姐在人群中发现,雁江区老年文艺志愿服务队正挥毫泼墨,为群众现场题字作画。“我想要一幅有关马的作品。”拿到文艺志愿者刘大富老师为自己题写的“马到成功”四个字,凌小姐欢喜不已。活动开展不到一小时,该服务队已向市民赠送了上百张字画。
走到法律咨询台前,市民郑女士停下了脚步。“请问您有什么问题要咨询吗?”志愿者傅律师的主动询问,让郑女士打开了话匣子。在几分钟的交谈中,傅律师就向她提供了专业的法律意见,还细心地将有用的信息写在纸条上递给她。郑女士松了一口气,她告诉记者:“今天我关注的法律问题终于有点眉目了。”
新闻推荐
12月13日,记者在已建成的省道106资仁路雁江段看到,工人们正在安装公路护栏。省道106资仁路雁江段车流量大,且已经严重损坏,雁江区将其升级改造为路基宽8.5米,路面宽7.5米的二级公路,连接仁寿县...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