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慧
随着7月的到来,2016年进入下半年。半年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牢牢把握“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战略重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新要求,扎实推进各项重点改革,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创业者圆梦平台的“提供者”
就业援助月活动、春风行动、民营企业周招聘活动……2016年上半年,为帮助更多人实现就业,市人社局通过公开招聘、人力资源市场招聘、劳务输出等多种形式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4488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4.4%。
全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功举办全市首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吸引全市各行业1000余名青年报名咨询。
积极引导新兴创业企业与优势产业结合,加快推进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创业者提供圆梦“舞台”。
同时,该局继续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援助服务活动,进一步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支持和创业指导。截至6月底,创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50个,实现成功创业425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596名。
面对即将到来的高校毕业生,该局正积极筹备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增强高校毕业生创业能力。
提升社保统筹层次
百姓生活社会保障的“护航者”
“当前,我们正全面实行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的市级统筹,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该局负责人表示,全市正在合力推进全市所有镇乡(街道)和有条件的社区全面实现社保业务经办下延,实现全网络化经办。
截至6月底,全市实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33.85万人,城镇职工医保参保32.84万人,城镇居民医保参保55.88万人,工伤保险16.1万人,生育保险12.81万人,失业保险9.25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人数175万人。
此外,全面推进整合城乡医保工作,加快出台《资阳市医疗保险办法》和《资阳市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办法》,实现覆盖范围、筹资标准、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六个统一”。
大力抓好基层平台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积极发挥信息化对业务工作引领作用。加强社保卡发放和应用工作,全市持卡人数达160万人。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单位招才引智的“带路者”
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市人社局将继续深化公务员、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在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加强公务员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切实加强招才引智工作,完善有利于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地引进资阳市经济发展急需、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人才和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
加快推进“产业+人才”集聚区建设,依托各类特色产业园、工业园、物流园、科技创业园,吸引一大批高学历、高潜力、低年龄的专业技术人才。
建立健全人力资源中介机构网络体系,逐步建成以各级政府兴办的人力资源市场为主体、其他部门和行业及民办中介机构为补充的人力资源市场网络布局,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效能。
加大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力度,做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清理及相关后续工作、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
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
和谐劳动关系的“调节者”
“梳理排查与受理投诉举报相结合,专项检查与日常巡查相结合,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劳动关系问题。”为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市人社局始终坚持“依法构建、共建共享”工作原则,加大调解力度,提高调解的成功率,让“重调解、慎裁决”落到实处。同时,开辟“绿色维权通道”,启用“一步到庭”简易程序,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快速、妥善化解劳动争议提供便利。
该局还不断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完成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劳动保障行政执法,有力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密切关注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切实解决因改革和发展带来的各种难点问题,妥善处理事关民生的信访问题。
截至6月底,市人社局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检查用人单位216户,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2700余万元,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07件,涉及金额1032万元。
新闻推荐
优化服务 规范秩序 高效维权——市工商局2016年上半年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曹礼芹1月,资阳出台了《企业登记形式审查规范标准》,是全省首个针对受件、审件人员而制定的企业登记形式审查标准规范。3月14日,省工商局、省消委会发布2015年四川各市州消费...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