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德阳“三步走”,提前两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业发展是核心内容,也是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德阳产业要大发展,必须按照“四化同步”要求,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紧密结合德阳产业基础,谋求突破发展。首先要继续抓好第二产业发展,围绕传统优势产业拉伸产业链,做强产业聚群;积极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培育优势行业,力求更多行业脱颖而出,步入优势产业行列。其次要结合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第三要以农村市场化改革为方向和手段,再次释放农村生机和活力,促进第一产业迅速发展。
突出发展重点,有效推动发展——产业发展必须尊重自然禀赋、历史传承,彰显自身特色,德阳产业发展应突出以下几个重点:工业发展要围绕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和新型化工三大优势行业,不断创新,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壮大规模,引领行业方向;把握全球工业发展趋势,高度关注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动向,积极布局和发展前景好、效益高、带动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增强园区承载力、竞争力,为工业发展搭建一流平台。
第三产业发展,要结合工业发展,扶持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物流业;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点,构建旅游线路,配套发展旅游产品,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德阳经济又一增长点;结合城镇发展,积极构建区域性商贸中心,发展金融服务业,积极推进医疗、教育等配套性服务业发展。第一产业发展应以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经营为方向,把农业推向市场,用市场力量推动种养基地建设,调节农副产品产销结构,增强农业经济效益。
改善基础环境,助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离不开基础环境支撑,必须进一步强化基础环境建设。结合全域功能分区、产业布局,重点加强交通、水利、生态等设施建设。交通建设要突出战略性交通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南融成都、北接绵阳、东联遂宁、西进阿坝”的战略通道,适时启动战略性交通网络快速联络通道建设;加大市域内骨干和联网道路建设力度,提高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水利建设要重点突出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强化重点水源地保护和建设,尽快建成华强沟等重点水源工程。生态建设应按自然区划,在加强高山、丘陵生态保护建设的同时,重点加强绵远河、凯江流域生态治理和建设,结合城镇生态建设,努力构建宜居城镇、生态城镇。
健全体制机制,增添发展活力——体制和机制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努力构建有利于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特别是城乡统筹发展机制。要以农村进行全面的市场化改革为方向,建立农村产权制度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为重点,聚居和试点示范建设为手段,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机制;推动资本、技术进入农村,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现代化,使农村成为城镇人口来源和劳动力提供地,短期内城镇建设用地难题得到解决,长时期促使农业产销方式发生根本改变。要花大力气、强化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研究,下大决心推动农村市场化改革,从而全面释放农村潜力,增进农村发展活力,推动城乡一体发展。
加强区域协作,推动一体发展——产业只有融入到宏观大环境中去竞争和分工,才能进一步发展壮大。因此,我们必须把发展外向型产业作为德阳实现大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要搭建好协作发展平台,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凸显特点和优势,融合周边发展;扩大协作层次和范围,特别要加强与先进发达区域的协作,谋求更大发展机遇和空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周玲通讯员杜杰7月23日上午9时,德阳部分全国、省、市人大代表,部分市政协委员,市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特邀检察员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廉政监督员走进四川省阿坝监狱,参观监狱、旁听罪犯的减...
阿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阿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