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演练
◎川江都市报记者 王彦容 摄影报道
“遇到泥石流我们该怎么办?往哪个方向跑相对安全?”“8级地震到底是什么感觉?如何躲避?”为了让小记者了解灾害,感受灾害,认识灾害,通过参观、学习和体验,提高应急逃生、防范处变的能力,传递防灾为先,减灾为本的实践理念。9月9日,川江都市报组织小记者们来到泸州市综合防灾减灾馆,通过听讲解、参观、体验等,对灾害的种类、特点,预防灾害的办法等有了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活动共分为两批(上午一批、下午一批),受益小记者达60余人。
9日上午9:30左右,川江都市报第一批小记者30余人来到位于龙马潭区龙马大道三段的防灾减灾馆,通过观看馆内的宣传教育栏,听取工作人员的介绍,观看宣传视频等,了解到泸州市防灾减灾馆以“三居”、“三防”为主线,包括“序厅”、“ 安居篇”、 “乐居篇”、“ 宜居篇”、“ 人防篇”、“ 民防篇”、“ 消防篇”和“知识互动”等八个篇章。“我觉得8级地震就像小时候坐过的加强版的摇摇车……”“火灾逃生模拟演练让我们更深刻地记住了遇到火灾时自救自护的步骤!”随后,小记者们开始了他们最期待的体验项目:地震体验小屋,心肺复苏训练、火灾逃生模拟演练等。让小记者们最兴奋的是在3D影视厅观看3D“小电影”——灾难纪录片。惊心动魄的画面让小记者们尖叫连连,他们对灾难有了新的认识,产生了敬畏心理,也增强了安全意识。
据介绍,泸州市防灾减灾馆于2015年建成,是泸州市“十二五”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的项目之一。恩格斯曾经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害,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泸州市减灾馆正是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应运而生的。减灾防灾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把握灾害规律,识别灾害风险,科学应对自然灾害是泸州市减灾馆的主题。“泸州市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重,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灾害风险意识已迫在眉睫,加强广大青少年防灾减灾教育是防灾减灾馆的责任和使命。”
“娃娃们参加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关于安全,我们平时也经常在告诉娃娃一些常识,但不晓得他听进去了几句,但是刚刚他告诉我,如果遇到地震他知道第一时间去空间小的厕所或者找三角地带;遇到泥石流会忘左右跑……”一位陪同孩子参加活动的家长志愿者告诉记者,丰富的体验是孩子成长最生动的课堂,这种活动很有意义。
新闻推荐
北京时间9月12日,是姚明的38岁生日。转眼间,这位中国男篮历史上最伟大的球星已经退役7年了。如今姚明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篮...
汶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