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高城)记者8月25日从省人大常委会获悉,常委会对正在起草的《安徽省食品安全条例(草案)》中部门争议较大的 “关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管理体制问题”,委托安徽大学法治政府建设创新团队开展第三方评估。这也是新修改的《立法条例》在全国省级地方立法中率先对第三方评估作出明确规范后,安徽省首次启动这项工作。
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一直是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管难点,在方便百姓生活的同时,也因其监管体系不够健全、行业准入不够明确等,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根据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的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在《安徽省食品安全条例(草案)》调研、论证、起草过程中,关于‘三小\’管理的制度设计,各方都有不同意见,争议较大。 ”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纪荣荣介绍,根据新修改的《立法条例》规定,常委会法工委与省政府法制办多次研究磋商、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意见,确定就此开展第三方评估,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由安徽大学法治政府建设创新团队承担这项任务。
根据计划,此次针对“关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管理体制问题”的第三方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法规草案拟规定条款与上位法的关系、管理体制机制是否符合实际和安徽省省情、制度设计的整体质量等。“准确把握问题的根源和基础,对未来决策必不可少。 ”承担第三方评估任务的团队负责人、安徽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宏光表示,该团队将通过收集整理资料、专题调研考察、深入座谈讨论等方式,把握立法重点、准确科学分析问题、提出应对策略,最终形成较为全面权威的评估报告,为下一步《条例》的制定和出台提供参考依据。
“立法过程中出现争议事项时,由没有利益关系的第三方进行专项评估,有利于保证争议事项立法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吴斌表示,针对地方立法中有争议的条款引入第三方评估,是安徽省立法机制的创新,对于推进开门立法,促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通过评估,对“三小”食品安全作出既能消除安全隐患,又能方便大众创业、方便百姓生活的制度设计,以提高地方立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新闻推荐
8月日,国投新集板集电厂一期(2×MW)#1机组高标准一次性通过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各系统及设备运行稳定,运行指标优良,高标准转入商业运行。随着#1机组的投产,#2机组也将于8月底进入整套启动试运阶段,计划9月...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