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田婷 史力)近期安徽省水稻产区阴雨天气增多,容易引发稻曲病、稻瘟病。日前省农委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抓好迟熟水稻穗期重大病害防控工作,确保秋粮生产安全。
近年,水稻稻曲病、穗颈瘟在安徽省重发趋势明显;今年洪涝灾害影响水稻生长,高温天气又影响水稻结实率。通知指出,各地务必准确掌握不同生态区、不同稻作类型田水稻生育进程,明确预防穗期病害的关键时期、重点区域和对象田;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及时科学防治提供准确依据。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稻瘟病、稻曲病发生的隐蔽性、危害性、适期预防的必要性以及预防关键技术,提高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民群众预防穗期病害的意识。稻产区各级农委要将水稻穗期病害预防作为当前重点工作,组织广大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开展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通知要求,要因地制宜,开展适期预防,稻曲病、稻瘟病要分别于水稻抽穗前10~15天、3~5天喷洒药剂普遍预防,如遇阴雨天气,第一次防治后7~10天再次防治;扎实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充分发挥其防治效果好、效率高的优势,突出抓好劳力外出户、无劳力户的代防代治服务。各级农委要组织督查组,深入防控重点片区开展防控督导;组织防控技术指导组,开展技术指导。同时,强化农药市场监管,提高防治效果。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范克龙实习生郁玥“今夏葡萄价格很亲民,刚上市时十几块一斤,现在五六块一斤,好点的品种也就八块左右。”8月23日,在合肥市政务区的永辉超市水果区,吴华正在选购葡萄。记者看到,一串串紫...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