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理想
8月7日,一场阵雨暂时缓解了合肥连日的暑气。傍晚时分,站在新华书店三孝口店5楼的落地窗前,窗外是川流不息的车辆和熙熙攘攘的人群,窗内却安静得只剩下书页翻动的声音。
一杯青檬蜂蜜水,一本杨绛的《我们仨》,合肥四十五中学生郑蓓靠在窗边的长桌上,消磨了一下午时光。 “书店环境清新,读书氛围比较浓。 ”郑蓓说,在漫长的假期里,和同学相约到书店“蹭”书读是她主要休闲方式之一。
3年前,升级改造后的新华书店三孝口店重新与读者见面,从楼梯到书架全部使用实木装修风格,一层至八层均以图书为载体却各具特色,整合书吧、咖啡、茶饮、陶瓷、精品饰品等多种时尚元素,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文艺范儿。
在炎热的夏季,书店成了读者避暑纳凉、体验文化消费的好去处。或站在书架前浏览,或盘腿坐在空地上翻阅,或趴在咖啡雅座一角静读……老人、孩子、学生、白领,各个年龄段、各种职业的读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书虫”。陈晨是三孝口附近中国建设银行的员工,午间习惯到书店吹吹空调、翻会儿书:“中午回家往返路程太远,书店有简餐、饮料,在这儿小憩一会儿非常惬意。 ”年轻的妈妈刘怡然则牵着孩子、提着篮子,又采购了几本漫画书:“虽然现在网购图书很方便,但毕竟无法看到内容,还是在书店买书放心。 ”
“暑期是图书销售旺季,7月上半月,三孝口店日均客流达七八千人,图书日均销售额约8万元,下半月高温天气期间,日均客流达9千人左右,图书日均销售额约9万元。 ”新华书店三孝口店副店长毕升思介绍,为了在酷热的暑期给读者提供舒适的阅读和消费环境,新华书店各门店都要求空调设施完好、图书销售区域清洁卫生。
以书为媒,汇聚诸多文化元素,书店不再仅仅是买书、卖书、读书的地方。这个暑期,新华书店三孝口店开设了“书店旅社”,读者可以在店里搭起帐篷,闻着书香入眠;“宝贝集市”招募小朋友做小老板,出售自己闲置的物品;爱书的孩子可以当个“小小图书管理员”,向来书店的小朋友推荐好书;文化沙龙和读书签售活动常态化举办,读者可以面对面和作者交流。 “如今书店更致力于为读者打造复合型的城市文化空间,给更多的读者一个停下脚步的理由。 ”皖新传媒文化消费总公司媒体管理经理韦勇说。
新闻推荐
法律援助贯彻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无偿的法律服务,为保障民生、促进公平正义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国家建设的推进,人民群众...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