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再添“千年老字号”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徐文宣
近日,第二批安徽省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名单出炉,全省此次共确定候选千年古镇17个、千年古村落12个。其中,宣州区水东镇入选千年古镇。此前,2015年宣州区水阳镇就入选了第一批安徽省千年古镇。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地名不断消失,破坏严重,亟需进行抢救和保护。所以从2014年开始,安徽省就在全国率先开展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认定保护工作。
水东镇因处水阳江东岸而得名,建镇有1100年历史,现存最早的建筑、遗迹可追溯到明代。“水东”一名,最早见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刊行的《宁国府志》,在明代中后期已为皖东南重要的水运码头。据了解,目前水东老街现存古宅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都是明清建筑,代表性的建筑有“大夫第”、“乌龙院”、“防火钟楼”、“汪同发油坊”、“庆昌仁当铺”等。老街入口处的宁东寺(又名三官殿),始建于唐代,是宣州现存最古老的寺庙。老街一隅伫立着的哥特式教堂水东圣母堂,是皖南第一座天主教堂,也是华东六省市两座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老街的“十八踏”和“五道井”,是两处极有特色的历史遗留。
“本次评选十分严格,比如硬指标就要求包括集镇、村落形成至今须达1000年以上,专名沿用也要达1000年以上。”据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安徽有大量历史悠久的村落和集镇,所以此次水东入选“千年老字号”,并不容易,必须达到一些特定的“门槛”,并通过一套完善的考量标准。
除了年限以外,还要求这些千年老字号内的传统聚落形态和典型建筑保存尚好,传统风貌尚存,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历史上还得为区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军事重地才行。即使符合了这些条件,省多个部门还要联手组织地名、文史、考古等方面学者,根据需要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地名文化遗产的历史沿革、文化内涵和保存现状,同时开展专家论证、复核、评估和认定。
记者还了解到,“十三五”期间,宣城市将加大对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力度,培育一批特色小城镇,继续组织申报千年古镇和千年古村落,开展地名文化遗产的认定与保护工作。
新闻推荐
宣州讯(孙政进)为贯彻落实省卫计委《2016年安徽省传染病防治监督抽检计划》要求,依据《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自8月下旬始,市卫生监督局积极开展市直管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