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范克龙
海量电子垃圾流向何处?
——正规企业回收处理的仅占1/4,其余或作为普通垃圾处理,或被小商贩和小作坊回收
据 《2015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行业白皮书》介绍,目前我国已进入家电报废高峰期,2015年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量约7500万台,较2014年处理量增加6.84%,近三年处理数量持续上涨。
海量的电子垃圾究竟流向了哪里?
10月11日,记者走进合肥市唯一一家环保部认定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企业——安徽广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拆解车间记者看到,一台台旧电视被工人娴熟地拆卸成块,塑料外壳、线路板、玻璃器件等被分类处理,一些大块的塑料器件被投入机器粉碎后,塑料碎片和金属颗粒被分类吐出。在仓库内,一边是分类堆放的冰箱、电脑、电视机等废旧电器,另一边则堆放着压缩成块的废钢铁块、成卷的铜线、成袋的铜块等拆解出的废金属。
“企业每天处理废旧电器四五千台,仅废铜的产量每天就达30吨,1吨铜卖到冶炼厂能卖3万多元。今年已拆解废旧家电90多万台,利润超过3000万元。 ”该企业负责人梁建平介绍,厂区内布满“电子眼”,所有废旧电子产品拆解过程全程监控,保证废旧零件不会流入市场二次利用。
据了解,环保部门认定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企业全省有6家,拆解产品主要限于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脑五类享受国家补贴的电器。
根据国家2009年出台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所有电子废物必须交有资质的企业拆解。尽管如此,大量电子垃圾仍流入民间市场。据九三学社安徽省委一项调研发现,2015年上半年,安徽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企业拆解的五类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为157万台,全省2014年五类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总量超过600万台,经正规企业回收处理的仅占1/4。其余电子垃圾或作为普通垃圾处理,或被个体小商贩和小作坊回收。
“废旧家电只有30%进入拆解厂,其余70%则流入了民间市场。”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一部分旧家电流入修理店,零部件经拆解后用到各类修理产品上;一部分废旧家电改头换面后再次进入市场销售。大量报废的家电产品流入非正规拆解企业,造成更严重的环境污染。
回收利用“瓶颈”是如何形成的?
——回收体系不健全,集中回收处置率低,拆解企业利润微薄
回收是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再利用的关键环节。马鞍山市环保局环科所所长张福山介绍,目前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体系还不健全,集中回收处置率低,是制约电子垃圾回收利用的“瓶颈”。
10月11日下午,安徽广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厂房外,43岁的郭杰正驾驶一辆满载废旧家电的卡车等待卸货。 “一车废旧家电有五六百台,回收成本三四万元,卖到拆解厂有10%的毛利润。 ”他告诉记者,自己常年从事废旧家电回收,有专门的回收场,集中收购零散商贩送来的废旧家电,再集中销售给拆解企业。
安徽首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是马鞍山市一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企业,年拆解废旧家电120万台。该公司信息管理中心经理汪静坦言,电子废物的回收渠道目前还比较单一,游走在大街小巷的废旧电器回收商贩是电子废物回收的主力军。而这些小商贩主要为一些回收大户供货,回收市场实际掌握在回收大户手里。
一些拆解企业也尝试建立自己的回收体系,但是回收成本过高让企业几乎无利可图。“人力、物流成本高,几乎所有的利润都消耗在回收环节。 ”安徽福茂再生资源循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京玉介绍,为节省物流成本,企业主要在周边回收。
“拆解废旧电器的利润非常微薄,扣除成本后每台废旧家电一般只能赚几块钱。以废旧电视机为例,好的利润在三五块钱,差的只有一两块钱。 ”吴京玉告诉记者,废旧电子产品拆解后,主要利用价值在铜铁等金属,拆解企业可以卖给下游的冶炼厂重新冶炼。
汪静坦言,废旧电子产品利润率低,大多数企业都不挣钱,相当一部分企业依靠国家补贴度日。全国共有109家拆解企业,能够勉强维持运营的只有70多家。当前回收环节存在运营成本高、回收便利性差、资金不足等问题,导致生产原料严重不足,一些企业长期“吃不饱”。此外,处理技术落后,科研重视不足、资源与环保意识淡薄、补贴政策执行不到位等多种因素也制约了正规拆解企业的发展。
“目前拆解补贴仅限于五类家电,而对于产量越来越大的手机等新型电子产品,国家还没有制定相应的补贴标准。 ”汪静介绍,最新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从五类增加到十四类,新增了手机、油烟机、电热水器、打印机等类别,但新增类别是否享受拆解补贴、补贴标准多少还没有规定。
电子垃圾如何回归“城市矿山”价值?
——完善回收体系,建立统一规范的回收渠道,在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
看似无用的废弃电子产品其实蕴藏着丰富的经济价值,堪比一座城市 “矿山”。九三学社马鞍山市委办公室主任邹泉告诉记者:“一吨矿石里含有约5克黄金就可称为富矿,而一吨电视机主机板中,黄金含量至少80克,有的高达150克;笔记本电脑中除了黄金,还有25%左右的铜、50%左右的可再生塑料。 ”全球每年产生几亿吨电子垃圾,宛若一座巨大的“城市矿山”。
加强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利用,关键要完善回收体系。邹泉认为,应该建立统一规范的回收渠道,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实行资格许可制度。拓宽正规企业回收网络,通过“互联网+”的回收模式,建立O2O的回收平台,打通线上回收和线下处置环节,实现科学回收和智能管理。 “可以参考国外经验,充分发挥社区作用。比如可在社区推行电子垃圾回收站,由社区进行统一集中回收后交给正规回收站或者专业的拆解企业。 ”
张福山认为,小商贩在电子垃圾回收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引导和管理,建立小商贩与正规企业联合体系,引导小商贩将回收的电子垃圾交由正规企业集中处理,充分发挥正规企业先进设备的处理能力,从而形成优势互补。
汪静表示,目前拆解企业还停留在金属提炼等低端利用阶段,未来应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废旧电子产品的附加值,在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比如在线路板提纯、废旧电池利用等方面还有很大空间。
此外,应加大对回收利用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希望政府能够在融资、税收等方面给予拆解企业更多政策倾斜,助其解决资金流转问题,加快拆解补贴的下发进度,尽快将手机等新型电子产品列入拆解补贴名单,帮助拆解企业较快进入盈利阶段,从而使电子垃圾处理行业走向规范化。 ”汪静说。
新闻推荐
10月18日下午,中国移动安徽公司与中共安徽省委党校举行党校手机一卡通和移动办公APP启动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签约双方以项目合作为纽带,通过战略合作协议签署,深化双方4G通信服务、党建系统、...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