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级记者 张玉芳通讯员范智
今年汛期,严重的洪涝灾害导致安徽省水利工程大量损毁。记者近日从省水利厅获悉,安徽省已部署实施灾后水利建设三年行动,加快灾后水利水毁工程修复与薄弱环节建设。
三年行动突出四大任务
今年汛期,安徽省长江流域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的大洪水。据省防办统计,汛期全省河道堤防累计出险1824处,38座小型水库出险,漫破、溃破千亩以上圩口129个,其中万亩以上圩口12个,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74.9亿元。
省水利厅厅长方志宏介绍,已建水利工程有效发挥了防洪减灾作用,但也暴露出不少短板环节:一是中小河流防洪标准低。一遇洪涝,灾害严重。二是排涝能力不足。强降雨共造成合肥、宣城、安庆等11市1684.35万亩农田受涝,部分绝收。三是沿江湖泊防汛问题突出。受长江干流高水位顶托,“关门淹”情况较多,同时机排设施能力不足,导致圩堤溃破、圩内受灾。四是小水库、山洪灾害、长江洲滩圩垸仍是防洪保安的突出隐患。全省小水库点多面广,仍有1100多座小型病险水库未进行加固,长江干流172个江心洲、外滩圩,区内人口9.73万户、39万人仍面临洪水威胁。
安徽省部署实施灾后水利建设三年行动,一方面重在加强水利水毁工程修复,加快恢复灾区生活生产条件,确保2017年度汛安全。另一方面则着力补齐“短板”,完成主要支流及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薄弱环节建设。
明年汛前完成水毁修复
水毁工程修复主要为堵口复堤和修复受损的水库、重要堤防(护岸)、一般堤防(护岸)、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闸、排涝泵站、水文通信设施、面上工程(塘坝、灌溉设施)等。主要分布在合肥、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铜陵、宣城、池州、安庆、黄山10个市及省司法厅、省农垦事业管理局所属农场。
据统计,全省共需修复大中型水库11座、小型水库269座、堵口复堤129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466处、重要堤防522.9公里、一般堤防3010公里、大中型水闸4座、小型水闸2891座、水文通信设施191处、排涝泵站等设施 2043处、面上小型水利工程41709处。
堵口复堤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要在今年底前完成修复,其它工程2017年汛前完成修复。水毁修复资金以市、县级为主,省级以上适当补助。
投340亿治理薄弱环节
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内容包括主要支流及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
主要支流及中小河流治理,旨在全面完成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水阳江(当涂段)、青弋江、裕溪河、秋浦河、皖河、滁河、池河7条主要支流治理工程和2013-2015年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规划内项目,新增水阳江中游、杭埠河(含丰乐河)、大沙河、滁河、皖河、汾泉河治理6项工程。全面启动新一轮中小河流治理,将对牛屯河等14条中小河流进行系统治理。
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着重对包括沿江重点湖泊圩区内的长江流域64个易涝区进行治理,新建、改扩建排涝泵站装机容量31万千瓦。湖泊对江排涝泵站建设纳入易涝片区治理统筹安排。
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将涉及1627座,主要为加固大坝、溢洪道、输放水设施等建筑物,完善防汛通信预警系统和管理设施。
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项目在2019年底前全部完成。据测算,项目估算总投资342.9亿元。资金安排上,主要支流治理项目中央投资50%,省级投资20%,市县配套30%;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中央投资60%,省级投资20%,市县配套20%;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泵站工程中央投资40%,省级投资20%,市县配套40%;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列入国家计划的,省以上财政平均补助每座150万元,未列入国家投资计划的省财政平均补助每座60万元,其余市、县承担。
新闻推荐
分三种颜色,可免费领取更换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