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贾克帅)近日,记者在马鞍山市立医疗集团“名医工作室”进社区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作为全省率先启动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城市,今年5月以来,该市进一步释放医改红利,探索在社区建立“名医工作室”,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名医服务,使医改成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便民实措。
2014年,马鞍山市启动了分级诊疗试点工作。 2年来,该市先后建立以大型综合性医院为核心、专科医院为特色、向基层卫生机构辐射的市级医疗联合体,以及由十七冶医院与雨山区牵手合作的区级医联体,重点围绕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设医疗信息共享平台、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科学开展双向转诊、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5个方面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该市设立200万元的专项试点资金,又推出“名医工作室”新举措,打通优质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该市“名医工作室”先期分别在金家庄、江东等4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试点,首批下沉的8名专家由国家级名老中医、安徽省“江淮名医”、马鞍山市“诗城名医”、市立医疗集团“资深专家”等组成,涵盖以诊治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慢性病为主的科室。每位专家每周在社区坐诊一次,挂号费与社区普通医生相同,不另收专家挂号费。 “名医工作室”不仅实现了大医院专家门诊前移,而且通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名医讲堂、师带徒等形式,结对帮带,充分发挥名医的引领、带动作用,并指导有条件的社区参与科研项目,使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得到提升。 “专家在基层坐诊,也让我们了解了居民对优质医疗的强烈需求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为如何更好推进医改提供了启示。”在江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的名医王岳松说。目前,该市“名医工作室”运行5个多月来,8名专家共坐诊130余次、接诊1200多人次,受到辖区居民的好评。
“通过‘名医工作室\’,还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三级医院的绿色通道,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挂上三级医院的专家号,而花费的只是一级医院的诊疗费。”马鞍山市立医疗集团副总院长潘少辉介绍,该市为“名医工作室”设立了专项试点资金,建立了规范化建设的标准和考核办法;下一步工作室将扩大分级诊疗病种数量,扩大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门诊用药范围,进一步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
【编后】
分级诊疗,是医改的一项重要任务。马鞍山市进行的“名医工作室”探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居民花钱不多,就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名医服务”,使“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理念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为解决“看病难、看名医更难”的问题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孙毅博记者史力)度过阳光灿烂的一个周末,阴雨再次袭来。月7日白天全省有降雨。受较强冷空气影响,8日至9日安徽省南部部分地区还将有弱降雨。冷空气过后,全省平均气温将下降8℃至℃。预计...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