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点睛
持续扩大公共服务供给。
专家解读
汪兴福(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教授)
人民群众期盼生活幸福、社会和谐,这些都离不开有效的公共服务供给。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安徽省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增就业持续增加,社会保险制度全部覆盖,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但是,相对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安徽省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状况依然存在,体现在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多方面。到2020年,安徽省要达到就业比较充分,社保、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大别山区和皖北地区整体脱贫等民生目标,仍然需要不懈奋斗、艰苦努力。
要完成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实现人民福祉新提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省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必须在观念、标杆、看齐、体制机制和担当等方面直面差距、正视差距,主动作为、加压奋进。具体来说,在内容上,要大力促进就业创业,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健康安徽,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在资金上,要不断加大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资金投入,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在供给上,要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加快推进“劳有所得、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城乡并轨。在手段上,推进信息化与民生领域应用深度融合,不断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如“互联网+”公共服务等,并严格控制公共服务类价格。
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的“互联网+”重点领域中,就包含“互联网+”公共服务。建设高效电子政务平台,形成网上服务与实体大厅服务、线上与线下服务紧密结合的政府服务新模式。运用互联网提升社会保险、就业创业、人才服务、人事劳动关系、职业培训、环境、气象等公共服务水平。
新闻推荐
省第十次党代会各代表团审议报告时表示强化实干精神 争创更优业绩
本报讯(记者聂扬飞)10月31日,参加省第十次党代会的各代表团继续审议省委报告。代表们对报告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报告主题鲜明、目标明确、措施有力,符合中央要求,契合安徽实际,是全省人民为之奋斗的纲...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