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点睛
坚持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专家解读
张辉(安徽大学资源环境法研究专家)
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毫无疑问是保障。只有把制度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着力破除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今后五年,安徽省要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上下功夫,构建系统完整的安徽特色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具体而言,要进一步健全法规规章和标准体系、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严守能源资源环境生态红线、严格环境监管制度、完善经济政策、加强统计监测能力建设,健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建立健全排污权、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交易制度,强化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用制度守护好美丽家园。
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是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今后,应进一步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实现重点领域和重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快建立让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机制。生态文明建设还须完善环境立法,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严格环境执法,建立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确保环境司法公正,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法治化水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和环境公共利益,保障国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大气、水、土壤等污染区域联防联控联治新机制,健全环境风险防控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绩效考核是一个“方向标”。应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考核制度。同时,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及问责制度,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严格责任追究。
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巩固完善新安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稳步推进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探索实施公益林多元化补偿;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构建大气、水、土壤等污染区域联防联控联治新机制,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新闻推荐
报告点睛积极推进各领域对外合作,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专家解读戴维来(安徽大学国别与区域研究院研究员)安徽要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一个重要着力点,就是全力打造内陆开放的...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