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长远发展。安徽省生态优势得天独厚,推进绿色发展大有可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江淮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回首“十二五”,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扎实推进,安徽省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逐步优化,能源、水、土地等资源消耗强度大幅度下降,环境恶化趋势初步扭转。展望“十三五”,安徽省将坚持标本兼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环境管理由管控污染物总量为主向改善环境质量为主转变,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绿水青山是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实际上,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更加珍惜绿水青山,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应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当前,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步伐,不断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还要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在生态保护上,不能越雷池一步。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指引下,我们坚信“十三五”时期的安徽,必将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
(桂运安)
新闻推荐
报告点睛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专家解读黄志高(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基层民主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政治权...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