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了解到,目前保护区的一万两千多条扬子鳄已经基本完成搬迁,扬子鳄们将在恒温的暖房里安全地度过寒冷的冬天,直到来年阳春三月的时候,再回到饲养池活动。
泥水里“捞鳄鱼”
11月26日上午,记者来到了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的一个扬子鳄饲养池边,满身泥水的工作人员们正在准备将扬子鳄装车,运到不远处的暖房里。“这洞里还有一条,赶紧进去找找看。”一位工作人员说着戴上了头灯,钻进了养殖池边一个水泥修葺的洞里。这个洞不过1米多高,50公分多宽。成年人得弯着腰才能走进去。没一会儿,这名工作人员抱着一条1米多长的鳄鱼走了出来放在洞口。
“这条想跑,赶紧把拽上来。”一条扬子鳄趁着工作人员在搬运别的扬子鳄,沿着围墙准备悄悄地溜回水池,工作人员连忙一把抓住扬子鳄的尾巴。“必须把他们运回暖房越冬,否则他们有可能被冻死。”没一会儿,运送扬子鳄的三轮车开了过来,工人们熟练地站成一排,将扬子鳄一条条地轮流传递,最后放在了运送扬子鳄的车斗上。此时的扬子鳄沾满了泥浆,如果停止不动,看起来甚至像是一尊泥制的雕塑。“一般一次能装50条鳄鱼,装满了就送到暖房里再来装下一车。”
越冬之前要“洗澡”
三轮车开到了几百米开外的暖房里,将扬子鳄卸在了地面上。早已等候在一旁的工作人员连忙拿起水枪给扬子鳄“洗澡”。几分钟之后,已经被泥浆染成黄色的扬子鳄终于逐渐露出了他们的本来颜色。
将扬子鳄冲洗干净之后,工作人员开始将扬子鳄一条条搬到越冬的池子里面。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冬天进越冬池的时候,眼镜都会起雾,因为越冬池的温度一般恒温在10摄氏度左右,这样的温度可以让扬子鳄安全的度过这个冬天。”
大鳄鱼是转移最大挑战
“每年11月底到12月初,我们要将12000多条扬子鳄搬运到暖房进行越冬,等到来年三月下旬的时候,再根据当时的温度从暖房转到室外的饲养池里。”据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扬子鳄原本就喜欢在泥土里打洞,所以在抓捕鳄鱼的时候,弄得一身泥水也是常态。“我们选择在寒潮来临的时间进行抓捕也是有原因的,在23日寒潮来临之前,我们已经提前将4岁以下的扬子鳄全部转移到了暖房。现在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扬子鳄的活性也较低,这样无论是对于参与抓捕的工作人员来说,还是扬子鳄来说都相对安全。”
这名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其实下池子和掏洞抓捕鳄鱼都不是最大的挑战。最大的挑战来自保护区里400多条长度在2米左右的大鳄鱼。“1米左右的小鳄鱼大家抱上就可以转移,2米多长的大鳄鱼可就没这么轻松了。我们得先把鳄鱼套到岸边,再把鳄鱼移上专业的滑板才能进行搬运,大鳄鱼的转场一般都放在最后进行。”
新闻推荐
宣城市再添“千年老字号”(资料图片)◇本报记者徐文宣近日,第二批安徽省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名单出炉,全省此次共确定候选千年古镇17个、千年古村落12个。其中,宣州区水东镇入选千年古镇...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