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 池州市 宣城市 六安市 滁州市 宿州市 阜阳市 黄山市 安庆市 铜陵市 淮北市 马鞍山市 淮南市 蚌埠市 芜湖市 合肥市 亳州市
地方网 > 安徽 > 安徽新闻 > 正文

源头创新强基础 政策红利作支撑——安徽高新产业贡献率超六成是如何实现的

来源:安徽日报 2016-12-10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安徽高新产业贡献率超六成是如何实现的

■ 新华社记者 王正忠 张紫赟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安徽省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1-月该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5%,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2%。在这一数据的背后,是安徽省长期在独创独有上下硬功夫,为科技创新提供源头支撑,同时因势利导重点培育新兴产业,促使新动能加速集聚,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加快。

新产业迸发新动力 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地

在传统的煤炭、钢铁产业遭遇下行周期的不利局面下,安徽省经济结构面临深度调整,部分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开足“马力”、快速成长。

记者走进位于安徽蚌埠的方兴光电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生产车间看见了一款超薄、透明,能像普通塑料薄膜一样弯曲,甚至柔韧性更强的“玻璃”。这是一款以硅基为原料的电容式触摸屏柔性导电薄膜,相当于普通白纸1/5厚度,解决了生产曲面电视、电脑和一些可穿戴设备的上游材料问题。

从传统的“玻璃之城”到应用于新型显示、特种玻璃制品等领域的“新玻璃”,蚌埠以硅基新材料为核心的千亿级产业链条正加速形成。蚌埠市的转型只是安徽省今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缩影。今年1-月,以硅基为代表的安徽省材料和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

这种爆发式增长态势,不唯新材料所独有。从年底生产出第一台笔记本电脑,到年出货量超过万台,再到现在建成年产万台平板电脑项目,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仅仅用了四年时间。

而作为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的领跑行业,今年前十月,安徽汽车和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也已达到.4亿元。

在新能源汽车生产集聚地合肥市,自涉足新能源汽车研发领域十多年来,江淮汽车已推出六代技术、两代产品。今年1-月份累计销售新能源乘用车超过辆,同比增长%。

来自安徽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月份,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2亿元,同比增长.5%,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由去年同期的.1%提高到.2%。

强化源头创新扼住技术引领关口

随着全球制造业下行压力增大,安徽行星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姚爱民敏锐地把握到,地下工程建设给盾构机行业带来的市场机遇。可作为盾构机的关键零部件,主驱动减速机产品及技术曾长期被国外垄断。

年起,安徽行星机械陆续投入上千万元,终于成功研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主驱动减速机,其中传统效率、机械强度两项指标还优于国外同行业水平。

唯有在源头创新上的独创独有,才能扼住技术引领的关口。炉水循环泵是火电技术的重要辅机设备之一,其核心技术难度大要求高,长期以来被几家外国公司垄断。

合肥皖化电机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自年从检修各国炉水循环泵开始,经过吸收消化、改进提高、发展创新,在这一领域陆续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和科技成果,并成功设计制造炉水循环泵。产品价格仅为国外进口产品的%,交货周期从国外进口产品的2年缩短到6个月。

“只有在源头创新上下硬功夫,才能掌握核心技术,去用实实在在的过硬产品赢得尊重,赢得市场话语权。 ”皖化电机董事长姚崇全说。

作为安徽省高科技领域的领军企业,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同样把成功归于“源头创新”。他的团队一直致力于让机器“不仅能听会说,还要能理解会思考”,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目前已能以较高的准确率实现语音转化文字、多语种同步翻译,甚至模仿某个人的声线讲话,以假乱真。即便在微软、谷歌都参与的国际英文合成大赛等大赛中,也多次获得全球第一。

量子通信“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夺奖、“人造太阳”获重要进展、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发射升空……回望年,安徽省取得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原始创新成果。今年1-9月份,该省共获授权发明专利件,增长.2%,总数居全国第7,增幅连续个月全国第一。

政策红利加码新动能后劲可期

伴随涉企收费清单优化等改革的效应显现,安徽省创新创业热潮持续升温,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新登记企业 .万户,增长.1%。

不断增长的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提出新的需求。安徽省不断完善产业发展、财税支持等要素保障,努力打造政策高地。 “通过‘放、管、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明显优化。而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则大大激发了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创造的活力。”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宏观服务部主任胡功杰分析说。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创新。今年以来,安徽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推进科技型产业与金融资本深度对接,走活金融服务这盘棋,并把畅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管道,作为加强经济运行调度、服务经济发展的重点。

而一批批“产学研合作项目”、企业人才培养项目引领越来越多企业走向源头创新道路。姚爱民回忆说,正是一次次培训与交流,令自己更了解市场所需,开始反思怎么创新。最终瞄准盾构机市场,坚持创新,解决了国外产品“卡脖子”现象。 “现在和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展了紧密的合作。 ”

如今,安徽正经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科技大省的转变,创新氛围愈加浓厚,结构不断优化的特征更加明显。

新闻推荐

创新锚具制造工艺,在专精特新上下功夫——培育细分行业“小巨人”

本报记者范克龙蒋明深耕细分市场,跻身锚具行业“领头羊”月日上午,在庐铜铁路项目施工现场,向铜陵方向望去,巨大的桥体像巨龙一样向远方延伸。记者看到,在现浇梁体的横截面处,伸出一簇簇预应力钢绞...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畅通路上小康歌2016-12-09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源头创新强基础 政策红利作支撑——安徽高新产业贡献率超六成是如何实现的)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