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菡
“十三五”开局之年不寻常。对安徽宣酒集团而言:这一年,是“腾飞计划”的起飞之年,是品质提升的关键之年,是践行宣酒工匠精神的深化之年,更是迎战转型、淬火成钢的攻坚之年。
面对整个行业漫长的严冬期,宣酒这一年交出的答卷依然精彩——实现税收、产量、员工收入“三个增长”:全年上缴税收2.亿元,逆势保持增长;年产量比上年增长.6%,员工收入实现了.5%左右的增长。加冕“中国驰名商标”、“中国最大小窖酿造白酒产业基地”、“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纯粮固态发酵标志认证”四项“国字号”荣誉。
上升曲线,绘制不易;前进征途,克难攻坚。董事长李健这样总结全年发展成绩单:以创新引领的品质提升跨上新台阶,以行动践行的工匠精神培育新动能,以新版图推进的市场战略闯出新天地。
锻造品质——
技术改造升级与坚守小窖酿造融合创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宣酒品质提升,走的是持之以恒、常抓常新的锻造之路。年,集团下大力气探索技术改造升级与坚守小窖酿造的融合创新。
最有亮点的新意,就在这个投资万元建成的微生物制品中心。
这里与别的生产车间大不同,鲜见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一字排开的是种曲室、无菌室、培养室……各种精密仪器、大型数控设备在静静地运转。中心经理魏宏很自豪:“看,我们的设备在全行业都是领先的高端水平,小时监测每个曲池,自动调节发酵的温度、湿度等各项技术参数,全过程无菌化、标准化。”
好钢要用好铁炼,宣酒技术投入舍得“大手笔”。集团总经理郑建新介绍说,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有两大突出成效:一是产品品质的核心环节——制曲实现了人工向智能的全面升级;二是基础工艺流程增添了科技力量提升了科技含量。“简而言之,稳定品质、提升质量、创新特色。”
微生物制品中心让宣酒品质特色更上层楼,郑总如数家珍:“自主研发的制曲,采用独一无二的大曲发酵小曲糖化;酿造工艺由高温与低温结合而成,香型是独创的芝麻香、新浓香、老浓香三香合一。”他认为,这里不仅是技术升级品质提升的新平台,还将成为引进培养人才的新基地。
目前,集团与中科院、中国食品发酵工艺研究院、国家食品质监中心等一流科研机构建立了深层次战略合作关系,江南大学在宣酒设立了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正是科研力量的加强,去年宣酒在白酒健康因子四呷基吡嗪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领业内之先。“这个先进的现代化微生物制品中心,对业内专业人才极具吸引力,有高级人才、有高端装备、有研发力量,宣酒品质还将继续提升。”
这一年,新厂区号、号酿造车间建成投产,使投产小窖池数达条,实现年产原酒1.6万吨产能,已是国内最大的小窖酿造白酒产业基地。
坚守小窖酿造的品质特征,成为宣酒鲜明的标识,获得业内高度认可。年月日,“中国白酒小窖工艺高峰论坛”在宣酒举行,白酒行业著名专家学者,五粮液、水井坊等国内知名白酒企业济济一堂,畅谈小窖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交流发言中,中国白酒专家组组长沈怡方教授寄予厚望:“从宣酒身上,我们看到了小窖工艺的未来,必将成为白酒行业发展的新希望。”
(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在宣城市主城区西部,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南部,有一方招商引资的“大舞台”——这便是总投资规模为22.8亿元的宣城科技园。一年之前来到这里,还略显沉寂,仅有的数十家企业局限于装备制造等传统产...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