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安徽省将茶园种植基地、自然景观、红色文化和风土人情等进一步整合,利用茶叶品牌和景区知名度以及影响力开发茶旅品牌,虽初见成效,但还存在起步缓慢,茶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深度不够,经济效益发挥作用不明显等问题。为此,建议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扶持,培训茶旅专业人才队伍。成立市、县茶旅融合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县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领导、组织、协调茶旅一体化发展。建立农委、林业、旅游、扶贫、招商等部门联合办公室,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财政金融政策,建立茶旅文一体化发展专项资金,积极引导金融部门加大对茶旅文一体化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培训茶旅专业人才队伍,提高茶旅产业经营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
二、依托资源优势,科学合理整合,完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安徽省皖南山区、大别山区要坚持地方茶产业特色,深挖茶文化内涵,以茶资源为基础,以茶基地为载体,以旅游为内容、以市场为动力,以青山绿水、田园风光、古建遗存、乡土文化等为依托,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规划设计丰富多彩的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茶旅精品线路。不断完善重要景区餐饮住宿、交通道路等基本设施规划建设;打造茶旅小镇。
三、推进茶旅融合,促进转型升级,搭建山区农民增收平台。推进茶产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实现一二三产业发展,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市场需求和不同层面、不同类别的消费需求,将茶园观光、休闲度假和文化体验相结合,开发丰富多彩的茶旅产品和线路。把茶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进行一体化包装推广,相互融合、相互造势,带动绿色包装、现代物流、营销仓储等行业发展。
四、开发茶旅产业,弘扬徽茶文化,助力山区农民脱贫攻坚。打造红色文化、人文景区、生态农业、生态茶园、自然景色等重要核心景观,建设茶旅文结合的休闲观光园、茶叶博物馆、茶文化楼等不同风格的区域性特色旅游景点;打造乡村观光旅游,举办采茶、品茶、茶艺等活动。着力打造集茶产业、茶文化展示为一体的茶叶生态文化旅游观光园,使茶旅产业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型支柱产业,促进茶农长年增收,有力助推农民脱贫致富。
(省政协委员,致公党省委常委,省直机关住房公积金管理分中心副主任)
新闻推荐
“秸秆变废为宝,青山绿山变金山银山。”6月5日至6日,以“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助推秸秆产业发展”为主题的2017’安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在合肥隆重举行。县长朱小兵参加博览会开幕式,副县长余...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