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逸群
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为确保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提高,自2017年10月1日起中央财政再次调整部分优抚对象等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将惠及残疾军人、烈属、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等人员。残疾军人抚恤金提标10%
据介绍,各等级残疾军人(含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的残疾抚恤金在原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提标后一级因战伤残军人抚恤金最高可达每人每年72850元。烈属(含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的定期抚恤金在原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提标后的标准为每人每年 23130(19860、18680)元。
同时,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的生活补助标准在原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提标后的标准分别为每人每年50520(50520、22790)元。
在乡复员军人在现行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100元。提高后的补助标准为: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达到每人每年13840元;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达到每人每年13040元;建国后入伍的,达到每人每年12860元。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在现行补助标准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50元,提高后的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6060元。烈士子女补助每月增加50元
安徽省明确,居住在农村和城镇无工作单位、18周岁之前没有享受过定期抚恤金待遇且年满60周岁的烈士子女,在现行补助标准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50元,提高后的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4680元。
在农村的和城镇无工作单位且家庭生活困难的参战退役人员,不符合评残和享受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生活补助条件、但患病或生活困难的农村和城镇无工作单位的原8023部队退役人员,以及其他参加核试验军队退役人员 (含参与铀矿开采军队退役人员),在现行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50元。提高后的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6660元。
对从1954年11月1日试行义务兵役制后至《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实施前入伍、年龄在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未享受到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农村籍退役士兵,在现行补助标准基础上,每服一年义务兵役每人每月增加5元,达到每服一年义务兵役每人每月补助30元。
老党员最高年补8040元
安徽省规定,建国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在现行补助标准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50元,已享受优抚对象抚恤补助的老党员,不执行上述补贴调整,仍按每人每月50元标准发给生活补贴。
提高后的补助标准为:1937年7月6日前入党,达到每人每年8040元;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入党的,达到每人每年7320元;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入党的,达到每人每年6360元;已享受优抚对象抚恤补助待遇的老党员,每人每年600元。
据了解,此次提标新增第四季度补助经费约7000万元。安徽省要求各地民政、财政部门认真落实本地区应安排的资金,加强资金管理,通过社会化发放渠道,确保及时、准确、足额将抚恤补助金发放到优抚对象手中。
新闻推荐
预计11月9日夜里到10日受冷空气影响,大别山区和沿江江南部分地区有零星小雨,平均风力增大到3~4级,阵风7级,冷空气过后全省平均气温将下降3~5℃。12日前后安徽省南部有弱降水。此外,前后安徽省南部有弱降...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