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 合肥市 芜湖市 蚌埠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淮北市 铜陵市 安庆市 黄山市 阜阳市 宿州市 滁州市 六安市 宣城市 池州市 亳州市
地方网 > 安徽 > 安徽新闻 > 正文

依法打赢蓝天保卫战

来源:安徽日报 2018-05-23 11:08   https://www.yybnet.net/

【编者按】

环境就是民生,蓝天也是幸福。近年来,安徽省通过加强地方立法、拓展人大监督职能,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着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组的充分肯定。

完善立法 提供法制保障

今年全省环保工作会议指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安徽省面临的压力依然较大,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当前,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依然突出,安徽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尚未完成,经济发展压力大,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

“环境保护是社会共治的一项工作,每个人的生活理念、出行方式都涉及环保。 ”省人大代表王秀丽认为,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实施的《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结合安徽省实际,针对大气污染不同污染源明确了防治措施,突出了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王秀丽表示,完善地方立法,是健全完善安徽省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法制保障的重大举措,体现了省人大常委会立法为民的理念。

《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授权省政府可以制定和发布严于国家标准的本省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单位,污染物排放浓度不得超出国家和本省规定的排放标准。在王秀丽看来,这充分体现了安徽省向大气污染宣战的决心。

从2016年2月起,安徽省16个设区的市开始行使地方立法权,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关市人大常委会应围绕大气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认真行使立法权,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地方性法规,以法律武器治理污染,用法治力量守护蓝天白云。

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应。今年4月,芜湖市人大常委会全文公布《芜湖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芜湖市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围绕贯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自获得地方立法权后,先后制定了《芜湖市城市管理条例》《芜湖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等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合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自2004年10月正式颁布实施以来,取得良好效果。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颁布后,合肥市认真贯彻落实,并分析总结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及需要明确细化、强化的内容,于今年启动《合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工作,目前已完成初稿。

地方立法在大气污染防治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奚玮认为,应加强地方立法与国家立法之间的协调性,注重制度设计的具体化,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法律责任,构建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商立法框架,从而建立更具操作性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顺应民意 搭建监督平台

“碧水蓝天、生态宜居”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监督重点,连续对《环保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执法检查,促进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扎实开展,努力实现蓝天白云得见、清新空气得吸、健康生活得保的目标追求。

2014年5月举行的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在审议省政府专项工作报告的基础上,就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展开专题询问。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治霾热点,18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和省人大代表轮番发问。省环保厅、省发改委、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交通厅、省农委、省气象局、省经信委、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9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到会应询。

“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消耗型产业比重过大,如何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改变这种现状? ”一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向省发改委发问。

“这是安徽省目前防治工作的难点。”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坦言,改变这一现状,亟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优化现有产业,一方面大力推进节能、增效的工程,以节能增效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做到科学合理布局产业。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安徽省所有燃煤电厂已经基本完成脱硫设施改造,极大提升了对污染物的控制。下一步,还要继续加强煤炭清洁化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用好信息公开这一利器,可以通过公众监督为环境监管减压,促进企业主动承担环境治理的社会责任。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在审议有关加强环境信息公开的议案及相关审查报告的基础上,就大气环境信息公开作出《关于加强大气环境信息公开的决定》。 《决定》要求将PM

2.5

等6项大气监测指标,国控、省控、市控重点企业大气污染排放自行监测信息,环保主管部门开展的监督性监测结果和执法信息,重大或突发的大气环境事件,列为公开内容。

“监测站点污染指数、污染级别、空气质量状况,一目了然。政府信息公开透明,让公众对空气质量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我相信,空气质量肯定会一天天变好。 ”铜陵市民陈睿一边用手翻着电子显示屏,一边告诉记者。和陈睿一样,越来越多的铜陵市民正在享受着大气环境信息公开带来的便利。遍布铜陵市街头巷尾的200多个电子显示屏、电子阅报栏,每天都在向市民提供真实、全面的大气环境信息,为公众参与监督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了重要平台。

履职尽责 积极建言献策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代表工作是人大各项工作的基础。为贯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尽责,积极为安徽省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防治立法建言献策。

大气污染防治地方立法,备受省人大代表关注。在历届省人代会上,先后有14个代表团的516名代表提出了86件相关议案和建议。 《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立法历时9个月,草案起草的参与范围之广、人数之多、程度之深,在安徽省地方立法史上前所未有,更是一次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生动实践。省人大常委会先后三次给全体省人大代表寄送《条例草案》修改文本,征求意见和建议,共有499名省人大代表书面提出意见750余条,采纳或部分采纳660余条。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法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法制建设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关于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概莫能外。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省人大代表任斌在提交的《关于修改〈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议案》中建议: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方面,纳入长三角大气污染防治体系建设;对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方面,将重污染天气纳入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履职常念民生。人大代表要有社会责任,为大气污染防治建言献策。 ”这是任斌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放在心上的事。作为连任两届的省人大代表,任斌在大会和闭会期间,都十分关注大气污染防治问题。

和任斌一样,有着类似履职感受的代表不在少数。在省人大代表们的牵挂和联系沟通下,百姓对“蓝天白云”的环境诉求转化成为制度设计和执政行为,省人大及其常委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为进一步增强代表建议办理实效,省人大常委会将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的代表建议,由主任会议成员牵头督办,推动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使环境治理成效与百姓的感受更加贴近,让人民群众有明显的获得感。

为促进代表履职“全方位”“全天候”,省人大常委会着力加强代表小组规范化建设,依托代表小组活动室建立联系群众工作平台,先后组织60多个代表小组围绕大气污染防治等开展调研视察,形成报告并督促有关部门研究落实。依托报刊和网络媒体开展“代表问政”,让代表更多更直接把基层群众关于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防治的呼声反映上来,促进政府部门进一步增强解决环境问题的责任意识。

新闻推荐

和县创新融资方式“贷”动发展 ■通讯员黄萍萍

近年来,和县金融工作组在“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活动推进中表现不俗。他们创新融资方式为企业提供高效、精准的融资服务,“贷...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依法打赢蓝天保卫战)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