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查看更多精彩
文图/本报记者黄莹
通讯员夏业荣
这个国庆长假,对于师范附小东方城校区201班的徐愿小朋友来说,又是一个充实而快乐的假期。和妈妈一起到南京谷里花木园的旅行让她开心了许久,这不,在她的画本里,又多了两幅十分得意的写生作品,让众人看了都颇为惊叹。
这个今年刚满7周岁的小姑娘给家人、老师、朋友及同学带来的惊喜可不只她的画作,还有她落落大方的主持、彬彬有礼的言行举止和自信甜美的笑容……
“日记画”记录成长的点点滴滴
在徐愿的房间里,除了书本,最多的就要算她的画了。翻开她的画本,一页一页,图文并茂,有出行游记,有生活点滴,也有所思所想。也许您觉得这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对于一个才7岁的孩子来说,徐愿的绘画功底着实让人惊叹。
五颜六色的画笔,勾勒出属于孩子的那份童真童趣。徐愿的笔下,有花木园里绚丽多彩的花朵,有博物院中神秘珍贵的文物,有“世外桃源”扎尕那的雄壮秀美,更有同学们一起打扫卫生的快乐,有和妈妈一起逛超市的惬意。一笔一画,无论线条勾勒、色调搭配还是细节处理都十分到位。
“其实一开始的目的不是让她如何去努力把画画好,而是想通过鼓励她画画的方式记日记。”徐愿的妈妈邹丽说,因为自己是美术老师,女儿从小就喜欢模仿自己去画一些东西,她也从未刻意去教女儿画画。
邹女士说,对于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说,学习写日记是一件令不少孩子都望而生畏的事。为了鼓励女儿写好日记,自己就想出了这个办法,鼓励她通过画画的方式来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然后再配以简单的文字,这样,独特的“日记画”就诞生了。
从幼儿园至今,徐愿已经集了三四大本日记画,算下来也有好几十幅了。邹女士说,翻开这些日记画,脑海中就会不由地回想起女儿成长的许多个瞬间,日记画见证了女儿的进步与成长。
坚持做快乐的事善于捕捉生活之美
从徐愿的画作中可以看出,她的很多作品都是源自旅行之中的捕捉,小小年纪,足迹就已经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甚至国外,去过不下十多个大城市的博物馆。或是现场写生,或是凭着记忆和照片复原现场,又或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画作增色添彩,无论是哪一种,都少不了小姑娘对周围事物细致而耐心的观察。
“孩子从2岁起就跟着我们到处旅游了,旅行可以增长见识,开阔心胸,也能让人有所思考。”邹女士说,不仅是旅游,自己在女儿很小时就买了很多绘本,女儿非常喜欢看,这对她也有很大的启发。随着年龄的增长,徐愿的书架上每年也都会增加不少新书。
“绘画是人类的第二语言,孩子那时候小,不会写字,可以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记录周围,然后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下来。”邹丽说道。
“她是一个乐观开朗、积极向上,脸上始终有笑容的女孩,很具有探索精神。”班主任吴娟老师这样评价徐愿。
的确,在生活中,徐愿不仅是一个爱画画的女孩,还是一个大方自信的女孩。主持安徽卫视少儿春晚马鞍山赛区总决赛、2018年市“采石古镇”杯少儿故事会一等奖……在邹丽为女儿整理的成长档案中,满满的都是小姑娘身上散发出的热情与自信。
“虽然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如意,但生活终究是美好的。你越努力,就会越幸运。”邹丽说,作为妈妈,从小就鼓励女儿做一个自信、乐观的人,坚持把快乐的事情做到底,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好,善待身边的人和事。
陪伴是最好的家教
和妈妈一起旅游,和妈妈一起参加活动,和妈妈一起在家读书、画画……徐愿的爸爸长年在外地工作,妈妈就成了她身边最亲近的人,也是陪伴她最久的人。
“我喜欢妈妈陪着我,我喜欢和她一起去做很多事情,她可以教会我很多东西。”徐愿说道。
在徐愿的家,没有电视,书籍是母女俩平日里最好的伙伴。只要女儿在看书写字或者画画,邹丽也从不会在一旁玩手机或电脑,而是静静地坐在女儿身旁,畅游在书海的世界。
“孩子在成长,家长其实也在成长。”邹丽说,希望自己可以在身为人母的“修行”中不断完善自己,为孩子树立起好的榜样,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做孩子成长的守护者和陪伴者。
对于女儿的未来,邹丽也表示,未来不可预见,自己也会遵循女儿的喜好和选择,为她构建好的发展平台,一切还得靠着她自己的努力!
新闻推荐
根据1814号宗地(伟星·雍璟台)工程建设需要,需迁移该项目建设征地范围内的坟墓,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一、迁坟范围:1814号宗地...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