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不管是在地铁、机场,还是在办公室、旅游景区,你总能遇到拿着手机、Pad或者电子阅读器进行数字阅读的人。数字阅读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触屏”时间显著增长 数字阅读渐成主流
“现在,主要通过手机阅读。有空的话,就拿起手机,看新闻、电子书,有时也听些有声读物。”合肥白领张月蓉说,由于上班比较忙,整块阅读时间较少,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手机阅读,成了最佳选择。
在“互联网+”时代,数字阅读成为主流阅读模式。近日发布的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电子书阅读量为3.32本,手机和互联网成为国民每天接触媒介的主体,纸质书、报刊的阅读时长均有所减少。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80.8%,保持增长势头,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持续增长。从对不同媒介接触时长来看,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间最长,为84.87分钟,互联网接触时长为65.12分钟,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为10.70分钟,均有所增长。
安徽省居民阅读形式也明显呈现数字化倾向。2018年,全省居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0.6%,较2017年的64.8%,增加了5.8个百分点,人均每天数字化阅读时长为41.41分钟。手机阅读成为主要数字化阅读方式,去年全省居民手机阅读接触率为64.8%,较2017年的56.6%上升了8.2个百分点。
从纸质阅读到数字阅读,阅读的方式有了很大变化,但是数字阅读同样“开卷有益”。“通过微信订阅了一些公众号,阅读了很多有意义的文章,学习了很多知识。手机阅读对个人阅读习惯的养成,大有裨益。”合肥上班族周佳说,以前看书较少,现在通过手机阅读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虽然“低头族”备受诟病,但是不可否认,人们的阅读方式已经从传统的纸质阅读逐渐过渡到数字阅读上来,数字阅读成为人们阅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尽管纸质阅读率增长放缓,但是数字阅读让阅读触手可及,带动阅读人群持续增加,提升了综合阅读率。
阅读方式推陈出新 优质内容越来越多
5G、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戴上虚拟现实设备,进行VR数字阅读,仿佛置身于故事现场;翻开儿童“绘本”,点一下就能让里面的卡通形象“活”起来……时下,数字阅读方式不断推陈出新,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听书成为读者新宠,成为阅读新的增长点,移动有声APP平台已经成为听书的主流选择。2018年,我国有近三成的人有听书习惯。对我国成年人听书介质的考察发现,选择“移动有声APP平台”听书的人比例较高,为11.7%;有6.4%的人选择通过“广播”听书。
数字阅读产业随之兴起,成为新的投资蓝海。《2018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阅读产业规模达到254.5亿元,同比增长19.6%,整体市场稳步增长。传统的出版社也开始发力数字阅读,持续生产更多优质内容。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的有声读物“萌伢听书”,可以自己讲故事。用户扫描书上的二维码,在看书的同时,还可以听书。
随着数字阅读市场蓬勃发展,“知识付费”悄然兴起。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知识付费用户规模达2.92亿人,预计2019年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将达3.87亿人。在业内人士看来,互联网免费内容虽然信息量大,但是过于庞杂,难以满足用户对优质内容的个性化需求。在信息过载时代,筛选符合需求的优质内容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付费阅读模式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帮助用户在短时间内获取所要的优质内容。用户付费购买的内容与互联网免费内容是不同的,前者更加专业,更具针对性。数据显示,愿意付费阅读的读者其占比从2016年的60.3%增加到2018年的66.4%,其中有68.7%的付费用户的愿意付费区间在20元以上。
网络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为数字阅读注入发展动力,推动数字阅读创新发展。业内人士认为,图文、音频、视频以及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使阅读变得更立体。随着5G技术落地、虚拟技术提升和人工智能发展,数字阅读行业将更好地提供沉浸式互动体验。
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全民阅读悄然到来
时下,数字阅读产业发展方兴未艾,用户规模不断增加,但是“碎片化”“同质化”等问题仍未解决。业内人士指出,数字阅读只是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关键还要看内容,数字阅读也应以内容为王。数字阅读内容提供方应该为用户持续提供优质的原创内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避免内容同质化,流于低俗,引导公众进行健康阅读。
在数字阅读兴起的同时,盗版侵权问题也随之而来。目前,很多数字阅读产品的提供方通过加密等方式防止盗版,但盗版者只需要通过录屏软件,甚至手机截图就能轻松盗取正版内容。有的自媒体通过洗稿等方式,轻而易举地将他人的原创内容据为己有。数字阅读产业健康发展,还需要更完善的版权保护机制。
同时也应看到,在数字阅读时代,纸质阅读依然很重要。不可否认,数字阅读可能会带来碎片化阅读、浅阅读等现象。儿童过早接触数字阅读,不仅可能受到碎片化思维的影响,还容易产生视力健康问题。专家认为,纸质阅读对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专注力,都具有数字化阅读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不论是纸质阅读,还是数字阅读,都要带着思考,多读经典,进行深度阅读。
当然,数字阅读和“碎片化阅读”不能划等号,数字阅读在助推全民阅读方面功不可没。令人欣喜的是,多地出台具体政策,推动数字阅读发展,促进全民阅读。在拓展建设农家书屋及倡导全民阅读上,安徽省利用数字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让惠民工程落到实处。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要研究完善促进全民阅读的数字阅读措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数字阅读条件,推动优质阅读内容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有效提升数字阅读的公共服务能力。
随着有关部门日益重视、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版权保护机制进一步完善、内容质量不断提高,数字阅读正加速全面阅读时代的到来。
新闻推荐
“穿越时空”感受科技魅力 本报记者提前“探秘”安徽创新馆,众多酷炫展品让人目不暇接
4月24日,在滨湖新区渡江战役纪念馆东侧,一个汇聚全省科技创新成果的展示馆即将盛装开幕。安徽创新馆如同“原子裂...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