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文要求湖南省市场监管部门彻查“固体饮料冒充特医奶粉”事件涉事商家,依法从严从重处罚,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5月14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实地探访了合肥市几家母婴店,发现店内“特医奶粉”的种类较少,店员在推销过程中会强调“特医奶粉”和幼儿配方奶粉的区别。
记者探访:特医配方奶粉种类较少
5月14日,记者在位于合肥市蜀山区东至路与贵池路交口的一家母婴店内看到,该店仅有一款特殊医学用途婴儿无乳糖配方食品,上面写着适用于0~12月乳糖不耐受婴儿。此外,还写着请在医生和临床营养师指导下服用,不适用于非目标人群。
据该店负责人介绍,只要是幼儿配方奶粉必须要有国食注字,任何带有果蔬等添加口味的奶粉都不是真正的幼儿配方奶粉。“婴儿奶粉不能乱买,必须要选择国食注字的奶粉。”该负责人表示,幼儿配方的奶粉基本能满足幼儿的营养需求。“只有生病的小宝宝才需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奶粉,像长期腹泻的小宝宝可以吃这个无乳糖配方特医奶粉,但是只能吃一段时间。”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石台路的一家母婴店内探访,该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店并没有销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奶粉。“如果想要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可以购买乳铁蛋白加在奶粉内一起喝。”在记者询问是否有果蔬奶粉可以给宝宝食用时,销售员表示该店内没有,并告诉记者,太小的宝宝喝果蔬奶粉无法吸收足够的营养。
在位于齐云山路与高河东路交口附近的一家母婴店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店内仅有一款特殊医学用途配方奶粉,并告知记者该奶粉不能长期食用。“如果宝宝脾胃不好,可以喝这个马齿苋茯苓进行调理,但是这个属于调理身体的不能充当奶粉食用。”该工作人员拿出一个桶装的标有固体饮料字样的产品告诉记者。
专家声音:多种方式辨别奶粉“身份”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奶粉到底是什么?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副主任、副教授赵奇红介绍,特殊医学用途配方奶粉是要符合国家标准的特殊用途的食品,针对不同的情况,如过敏、营养不良、乳糖不耐受等,采用科学方法去除掉特殊过敏原等,或者添加易于消化的营养成分生产的食品。这类特殊用途的食品需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注册并审批才能生产和面市。
记者从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固体饮料是用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等加工制成的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供冲调或冲泡饮用的普通食品。其产品配方、生产工艺、标签和说明书等不需要产品注册审批,不能为特殊医学状况人群提供营养支持,不能标示适用人群,也不需要在医生和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
如果用固体饮料替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长期食用,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赵奇红表示,像这种特医奶粉市面上的种类并不多,“如果标明固体饮料,但实际包装却很像奶粉的,还是要警惕的,固体饮料绝不是奶粉的另外一种称呼。”
由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必须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注册,业内人士介绍合法的产品标签上会标注产品注册号,格式为“国食注字TY+8位数字”。记者从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购买这类产品的消费者还可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的“服务”板块中的“特殊食品信息查询”中查询核实已获批的注册产品信息。没有标注产品注册号的或者查询不到相关信息的,千万不要购买。
赵奇红表示,一般来说普通消费者是不需要选择特殊医学用途配方奶粉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奶粉是针对特殊婴幼儿群体,需要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消费者只要对这种推销特殊用途的奶粉保持警觉,不要偏听偏信就可以。孩子有过敏、营养不良等问题需要求助专业医生和专业营养师。”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陈牧徐琪琪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廖凌云通讯员李占涛)一名患脑梗的老人,下午出门散步时走失。家人心急如焚,遂向田家庵公安分局园南派出所求助。...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