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昌勇通讯员 李阳龙 陈锋
“哪儿便宜哪儿买,哪儿价高哪儿卖。”年后,家住湖北省郧西县景阳乡鱼池村5组的张学琴学“拐”了,去集镇购物和出售山货特产在湖北景阳乡和旬阳蜀河镇两头跑。
张学琴之所以能有这样的选择,是因为旬阳县仙河镇仙河口村至湖北景阳乡之间,一条长3.5公里、宽4.5米的水泥路在去年冬天贯通。在这之前,要去蜀河镇走亲戚,她需要乘渡船过汉江,然后在316国道搭车赶往集镇,来回除了需要30元的路费,还得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如今,去镇上串门,骑摩托车只需半个小时。”张学琴笑眯了。
像这样冠以脱贫攻坚的通村水泥路,去年旬阳建设了133条470.2公里,完成投资2.37亿元。今年,全县脱贫攻坚水泥路计划建设里程550公里、覆盖全县21个镇97个村,计划路面工程投资2.8亿。在全县,弯弯绕绕的通村路、通组路、连户路,如末梢血管遍布山乡,亦如大山的翅羽,丰盈着山区百姓脱贫致富的梦想和希冀。
6年捐资3000万,爱心反哺家乡脱贫路
近些日子,仙河镇党委书记范胜忠在为成立慈善互助基金会的事情忙活着。6月份,他要邀请镇上在外创业的“大佬”回乡参加一次特殊聚会。这项工作也得到市慈善协会的重视,其标本意义在于汇集社会力量参与家乡建设。今年以来,镇上已接受捐款近百万元,全部放在村民财务监督小组账户。范胜忠乐观地预算了一下,慈善互助基金会成立当天,“大佬”们将带回200万元左右的爱心捐款。这些钱,绝大部分用于建设家乡的通村水泥路。
“这是一股滚烫的社会爱心力量,捐款架桥修路,从根本上改变了家乡受困于大山的面貌,让乡亲们脱贫有指望。”旬阳县交通运输局局长任加兵感慨。
范胜忠忙得不亦乐乎,副镇长梁睿民也没闲着。镇上张家院子到牛家阴坡一条6公里的通村水泥路建设也让他操碎了心。目前,路基开挖了3公里。生怕前几天的一场雨会让路基沉陷,县交通局的工作人员前往施工现场察看,梁睿民边走边拍着胸脯说:“路基挖得宽且平展,就是夏季的大暴雨都不能咋的,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
从县交通局到镇上履职,梁睿民说:“清一色的放心工程,不会给‘娘家\’交通局脸上抹黑。”据他介绍,地处旬阳最东端的仙河镇,呈长方形的狭长地貌,一条仙河川流而过,将镇子一分为二,两万余村民散居一河两岸,路和桥成为制约该镇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前些年,因为交通闭塞,本镇许多人穷怕了,只好背井离乡外出务工。这些年,大家在外面有了积蓄,回头拿钱来修老家的路。”观庄社区主任杨兴智说,早年间,山上兴烟种粮,年景不好怕欠收,年景好了怕出售,从观庄村山后面的马垭梁到仙河集镇,往返一趟要好几个小时,生产生活物资全靠肩挑背扛,春种秋播,大家像牛马牲口一样,背着化肥、籽种从集镇上山。“简直不敢想!”随着观庄社区马家垭全长6公里的通村水泥路建成,如今从马垭子到集镇,骑车只需要半个多钟头时间。
近5年,全镇百余名外出创业能人累计捐资3000余万元,不仅打破了经济发展“瓶颈”,也使得一条全长34公里的蜀尖路横穿仙河镇内,9个村9座大桥横跨仙河全程,构成“九纵一横”的梯级公路交通网。
路网微循环,恰似爬行在大山的“千足虫”
和位于旬阳最东端的仙河镇相比,西南一角的段家河镇也“甜蜜”着。近些日子,樱桃迎来采摘季,来自西安、湖北襄阳、山东的商贩云集在316(下转四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周健)近期,“买来的食盐从外包中上看没有异常,但打开后闻一闻或用手一搓却有一股臭脚味”的消息不胫而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5月4日,记者来到市盐务局询问情况,盐政管理科科长李郁告诉记者,他...
旬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旬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