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又看到两则新闻,单独看没什么特别的,但联系起来看,则让人感触良深。一则是近日发生的:西门谢家墩在建的桥出了事故,两部吊车倒了,好在没有伤到人,但是否会拖延工期未见报道,需要指出的是,这座不大的桥开工有一年多了吧,但进度实在差强人意。另一则是早些时候的:江苏无锡在城区一条河边(大约是运河),仿造我国第一艘小火轮建了一艘小红船,作为一个纪念性的旅游景点,我曾对无锡此举不解,后来查询才知道,我国第一艘小火轮“黄鹄号”的制造者徐寿乃无锡人,而且无锡的网站还介绍当年徐寿带着17岁的儿子到安庆与其他人一起造了这艘船,很显然,无锡建这个小红船,就是展现自己的人文底蕴。我国第一艘小火轮在何处建造的呢?就是在建桥出了事故的安庆谢家墩!
两则新闻联系起来,大家可以比较,似乎不必议论了,但我仍要赘述几句:有关我国第一艘小火轮的史料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黄鹄号”就是在安庆诞生;另一种是在安庆只造出蒸汽机和没有命名的样船,试航没成功,后来工厂迁到南京后才制造成功,并被曾国藩长子、清末外交官曾纪泽命名为“黄鹄号”。不管是哪一种说法,安庆是我国第一艘小火轮的孕育之地是明确无误的,而孕育之地在西门外谢家墩也是毫无疑义的。鉴于这段史实,就在谢家墩开始建桥时,我就在网上发帖子呼吁“顺便”在那个地方建一个小船模型,或建一个雕塑,至少立一块碑,记下中国民族工业史的辉煌一页,也为历史文化名城安庆增加一个新景点。遗憾的是我在此处的“有意栽花”没有得到回应,但几百公里外的无锡却“无心插柳”变成现实!
令人欣慰的是,建我国第一艘小火轮的模型没有专利问题,无锡为造船之人而建,我们为造船之事而建,都是为了展现历史文化底蕴。同时,建这样的小船模型不要多大的投资,并非只有无锡那样经济实力强的城市才能办到,我们这样经济实力弱的城市办不到,关键是相关部门和相关领导,是否能做个发扬光大城市历史底蕴的有心人问题。时间还来得及,我们期盼着。
新闻推荐
□江虞志徐良和张丽本报讯元月7日,安庆监狱正式启用心理咨询网络(视频)系统。为进一步推动罪犯心理矫治,安庆监狱首次配备了供咨询师使用和罪犯使用的各4台电脑、视频终端,该系统引进了先...
安庆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庆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