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令人忧
“德宽路二小附近,有个别商店和流动摊贩出售无质量保证的小食品。”“华中路一小附近,有一些流动摊贩向学生出售劣质食品,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监管”……。诸如此类的市民投诉,本报热线经常接到。
9月4日中午放学时间,记者在德宽路二小采访时发现,学校放学铃声刚响起,一些油炸食品的流动小贩就按时登场了。“虽然我们从老师和父母那里知道,这些食品不安全,可每天进出校门时,闻到出锅的油炸食品香味,就想尝一尝。”德宽路二小一位学生告诉记者说。
在现场,记者注意到,一位油炸食品的摊主一边忙着数钱,一边抓起一串串瘦肉和臭豆腐干,丢进黑糊糊的油锅里防滚,然后再夹起,用刷子沾着调料往上涂抹一下,尔后就用简易塑料袋或塑料饭盒装上,递给等在摊位旁那些背着书包的学生们。
采访中,还有学生家长告诉记者说,孩子放学后,并不急着回家,而是去学校附近的小商店或小摊贩那里,购买一些带有玩具的小食品。“这些夹带玩具的食品,其中有许多是‘三无\’产品,很不卫生。”
【政协委员】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保证学生饮食安全
对于令人担忧的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情况,政协委员唐伟在政协迎江区第七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委员提案中,提出《关于迎江区各校周边食品安全》的提案。
唐伟告诉记者说,安庆市许多小学和中学周边都有小商店、小餐饮店。这些店销售的食品安全无保障,一些店主将劣质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过期食品销售给学生。
“中小学生都是未成年人,缺乏食品安全鉴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经常食用这些食品,不但严重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甚至还会引起食物中毒等安全事故。”唐伟说,造成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由于五个方面问题所致:一是校园周边商店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淡薄;二是校园周边流动摊点屡禁不绝;三是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进货渠道混乱;四是学生消费安全意识薄弱;五是部分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为追求经济效益,唯利是图,漠视相关制度。
为此,唐伟在该提案中建议:一要加强消费安全教育,提高经营者守法经营意识;二要规范经营主体资格,把好食品市场准入关;三要健全各项制度建设,规范食品经营行为;四要完善“三位一体”机制,强化社会监管合力。
【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为学生们打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
对于市民们的呼吁和政协委员的建议,市工商局迎江区分局徐副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问题,工商部门一直是高度重视的。他们在今年初,还专门下发了《迎江区工商分局2012年度校园周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方案》。“根据辖区实际特点,我们分别于今年4月底和5月底开展了两次专项整治行动。”
徐副局长说,在专项整治活动期间,他们对流通环节的食品经营户们的经营行为进行了指导和规范,对出现的逾期验照、超范围经营等行为进行了及时的纠正,并督促其整改。“根据相关文件精神,流动摊贩不归属工商部门监管,执法人员将相关信息统计汇总抄报给了相关部门。”
“在今年秋季入学前夕,我们还组织了执法人员会同迎江区教育、卫生部门的相关人员深入校园,开辟第二小课堂,向学生们宣传食品安全法规,帮助他们筑牢食品安全消费第一关。”徐副局长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是一项重要工作,校园及周边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更显其重要性。加强和完善好日常市场巡查工作是他们一种常态化的工作。“在今后的监管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为学生们打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
新闻推荐
近日,市民孔先生来电:我是市区一家单位职工,虽然所在单位为我办理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可我想查询个人医保卡帐户余额时,还得拿着医保卡到药房去刷卡查询。更为难的是,我根本不知道如何查询个人...
安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庆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