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人:魏振强 ◎职业:编辑,作家 ◎现居:安庆
问:你觉得炎炎夏日适合读什么书?
答:读书跟人的心境有关,跟人的兴趣、阅历、学识有关,跟季节似乎没多大关系吧?我记得小时候在乡下没什么书可读,逮着几张碎纸片可以翻来覆去瞅半天,烈日当头或者蚊叮虫咬,浑然不觉。与文字的这种美妙邂逅真是一种福分。我期待自己在这个夏日仍能拥有读书的心境,能再次获得那种福分。
问:今年夏天你有什么读书计划?
答:我读书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功利性”的,为了弥补“无知”。比如对音乐、绘画、建筑、科技、自然等我就非常缺乏“营养”,工作、写作、与别人闲聊时,就有底气不足、羞愧难当的感觉。这种感觉也是一种动力,它会逼迫自己“觅食”。遗憾的是,碎片式的阅读毕竟难成体系、难有深度,至今我仍心有惴惴。
我读书的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兴趣。前些年对文史方面的更感兴趣,近些年更愿意读诗歌、哲学。诗歌会使人纯净,哲学则让人开阔。这是我的理解。
我是个不太能自控的人,很多时间用在吃喝玩乐上。今年夏天,我希望自己看看西方绘画史、西方音乐史。如果有可能,我想把《孙犁全集》看完。前几年,我买了一套绛紫色封面的“全集”,在书橱里一字排开,悦目,温暖。可惜我只是“望”过它们多次,并未真正亲近过它们。
孙犁这个老头我喜欢,温润、朴素、明朗,且有一股从土地深处冒出来的幽默。我希望自己能系统地读完这个老头,向亲切、可爱的他致敬,向他身上的那些美好品质靠近。
■消夏读书清单
◎《查令十字街84号》陈建铭译
这本薄薄的书我曾买过一摞子,分赠给好友们。我读过它三四遍。每一次阅读,会笑,会感动,甚至会流泪。它让我安静,让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纵隔千山万水,但照样可以相惜、相知和相爱。
◎《出云南记》雷平阳著
整本诗集貌似不是“诗”,而像是一个人的叙述,平静,不花哨,有孤独,有温暖,有阔大,有高远。
◎《分开修行》嘎玛丹增著
嘎玛丹增是个虔诚的旅行者,他总是“在路上”,在新疆、西藏、在有神性闪耀的地方独自行走,他是在寻觅,也是在记录、呼唤,寻觅已经散去的神性,呼唤走失的灵魂回家。
◎《人间词话七讲》叶嘉莹著
相比较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叶嘉莹的讲析更通俗明了,更接地气,她的娓娓道来,也像诗词那般美妙、通透。盛夏读诗词,读叶嘉莹的解析,会有凉意扑面而来。
◎《反脆弱》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著
以《黑天鹅》而获得巨大名声的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可能确实有些自以为是,但无可否认,他的一些观点,他的思想,必定会对读者产生冲击。不可预知的世界里,压力无处不在,但“反脆弱性”是那些不仅能从混乱和波动中受益,而且需要这种混乱和波动才能维持生存和实现繁荣的事物的特性。明白了这一点,也许你就能在混乱中成长,并且受益。◎书人:碎碎 ◎职业:出版社编辑、作家 ◎现居:郑州
问:你觉得炎炎夏日适合读什么书?
答:当然是文艺书啦。读书令人清凉,书会带你体验冰肌雪骨,自清凉无汗的境界。夏天尤其适合读读古典文学,《诗经》《道德经》《浮生六记》《世说新语》,包括一些笔记小品。这些都是可以一读再读的书。
问:今年夏天有什么读书计划?
答:再重读一遍《古文观止》《聊斋志异》。看看卡夫卡,卡佛,徐渭,刘再复,木心,许倬云。
问:夏日读书会选择山水之间吗
答:想象中会,但是对于都市中的上班族来说很不现实。读书之时,你所在的任何地方皆是绿洲。除了正经的读书,我更习惯于在候车厅和火车上读书,在饭店点餐之后等待上菜之前的间隙读书,在银行办理业务排队等候时读书,在等人的时候读书。因为包里备书,一切等待的时间都不急不躁,温柔曼妙。
■消夏读书清单
◎《说食话》冯杰著
极有个性的作家,写出了日常饮食中动人的烟火气,也写出了中原乡土的精气神,写出了乡村日常中无限的丰富与生动,让白菜豆腐都散发着人间至味。这本书,很好地把经验与学识,身体与心灵,想象与联想,庄严与趣味,古与今,中与外,俗与雅连缀在一起,字酣,味足,耐咂摸。
◎“闲雅小品丛书”孙秋克等编著
包括 《书卷似故人——序跋小品赏读》《山水有清音——游记小品赏读》《浮生半日闲——笔记小品赏读》 《一言一世界——杂言小品赏读》《锦书云中来——尺牍小品赏读》《雅人有深致——清赏小品赏读》。
不同主题的小品文精选,内容自由广泛,或关乎立身处世,修身养性,或关乎山水园林、茶酒果蔬,或关乎琴棋书画、诗文戏曲,或关乎书史杂谈、佛老哲理,古人的心绪、情怀与胸襟自在其中。闷热难耐之际,倦意来袭之时,翻翻这套“闲雅小品丛书”,领略一番纸上山水,完全可以去火消汗。
◎《抒情诗的呼吸——一九二六年书信》帕斯捷尔纳克、茨维塔耶娃、里尔克著
世界文学史中的三位著名诗人,都是诗歌的化身。他们爱的书信,以及他们自身,都是将关于诗歌和精神生活的激情戏剧化的无与伦比的范例。这些书信,表现出了他们情感的无羁和灵感的纯洁,也让我们感受到他们不受肉体控制的自由精神。他们的一生,都将敬重灵魂、使灵魂崇高化视为自己的义务。◎书人:晓玲 ◎职业:出版社编辑◎现居:合肥
问:你觉得炎炎夏日适合读什么书?
答:我觉得读书不应该分季节,读书只跟自己喜好有关,你想读什么,在什么时候读都可以,不一定非要说夏天就适合读什么。并不是说夏天读消暑的书,就能消暑,关键在于你内心需要什么,你喜欢看什么。一个人读书习惯的养成,应该跟季节没多大的关系。
问:今年夏天有什么读书计划?
答:读书最好是有个计划,如果没有计划,随心而读我觉得更好。凡事好像有了计划,就像上了紧箍咒,反倒是失去了乐趣,如果你是个有计划的人,规定在某段时间一定要读些什么,也无可厚非。可能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读书的小算盘,譬如最近我在读黑塞的作品,可能在接下来的夏天,我会继续多读几本他的作品。
问:夏日读书会选择山水之间吗?
答:如果能一边行走一边读书,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特别是炎热的夏天,你躲在幽静的山里,清晨或者黄昏坐在有树荫的阁楼木椅上,边听山泉水汩汩而流,边读上自己喜欢的书,那感情不要太惬意。
■消夏读书清单
◎《我们仨》杨绛著
记忆中,先是知道钱锺书,才知道杨绛。很早看了钱钟书的 《围城》,对其有极大的好感,或许是爱屋及乌的缘故,一听说杨绛就莫名的喜爱,于是买了这本书。
这本书语言简洁,但有些感情表达却比较沉重。杨绛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和丈夫钱锺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这个三口之家的故事动人,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
◎《檀香刑》莫言著
读莫言的书,得益于他获诺贝尔文学奖。买这本书,完全出于对书名的好奇。小说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兵荒马乱的运动,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一段惊心动魄的爱情。本书描写比较精彩,尤其猫腔,同时,详细的刑罚,以及刽子手的冷漠,都描写得非常精彩。
◎《浮士德》歌德著
读书时代,作为推荐名著,一直未曾拜读。作为大文学家歌德的代表著作,这本书的确值得品读。一个好的作者若能写得出好诗剧,能化身为各种角色,酣畅淋漓表现各种角色的故事,才是文字中的高手。而这本书中的各种角色的语言,不愧是鲜活灵动的,仿佛有无数个歌德在讲各种角色的故事,值得多读多品。本人认为歌德的语言在不同的年龄段读来,感受是会不同的。
◎《荒原狼》黑塞著
你可能读不懂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也可能读不懂柏拉图的《理想国》,但是你肯定能读懂黑塞的这本《荒原狼》。这本书主要描写的是中年艺术家的精神危机,而这种精神危机和疾病并不是个别现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主人翁哈里,既有理想,也富有正义感,很想有一番作为,但现实生活又是庸俗充满各种丑陋无法避免。精神的痛苦和现实的矛盾,如何处理,的确是很多人比较关注的问题。
◎《查令十字街84号》海莲·汉芙著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纽约女作家海莲·汉芙和一家伦敦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书店经理弗兰克·德尔之间的买书、寄书以及由此产生的友情故事。双方二十年间始终未曾谋面,相隔万里,深厚情意却能莫逆于心。书中的那些信件,大都是信手写来。在弗兰克·德尔不幸早亡后,海莲才将他们互通的信件集结成书。这些信函,不仅写的自然幽默,反映出作家海莲对选择书的苛刻态度,也体现她对书店伙伴的善良关心,同时也能看出美国老小姐与英国拘谨绅士间的不同性情风格,读来流畅而有趣。
新闻推荐
“招生大户”为你答疑解惑本报联手中安在线高招热线(0551)65179878服务考生
本报联手中安在线高招热线(0551)65179878服务考生
安庆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庆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