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华 :1977年出生,从平面设计师、院长助理成长为剧场运营管理负责人,现任黄梅戏艺术中心总经理
2011年,黄梅戏艺术中心剧场正式交给“再芬黄梅”来经营,我以前在剧院工作时,跟在韩院长后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所以她就把我放在剧场负责人这个岗位上了。
接手的头一年,压力非常大,当时交给我们的任务是每年要演80场,平均四五天就要演一场,其中国家级演出10场,省级20场,市级50场。我们当时算了一笔帐,80场,合计6万个座位,安庆市城区人口只有70万左右,平均每10个人里,至少有一人一年里要来看一场演出。
那时观众们还有个不好的习惯,看演出不喜欢买票,而是托人带进去,我记得有一次正逢国庆节,我们做了个“再芬黄梅·感恩家乡国庆公益演出周”惠民活动,票是免费的,送到各个社区,一共7天演出,大门把手坏了4次,110来了四天,来的很多人都没有票,他们以为免费就可以随便进,但免费和免票是两个概念,当时没票的一律不让进,我们就是想让大家养成买票看演出的习惯,这是对艺术的最起码的尊重。
每年我们送出去的公益免费票都有1万多张,比如送给一线工作的交警、环卫工人、城市建设者们等,大家都凭票进场,习惯非常好。
现在,观众不但买票看戏了,欣赏水平和自身素养也提高了。比如以前我们引进过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观众不知道在哪个时间点鼓掌,乱七八糟地鼓,结果自己都笑了。其实鼓掌是有讲究的,有时候演员在调整自己情绪,是需要观众保持安静的。去年我们引进音乐剧《简爱》,明显感觉观众的理解和欣赏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需要掌声时,掌声就响起来了,非常恰当。
观众最爱看的,还是黄梅戏,上座率都超过其他的演出。如果哪个月没有安排黄梅戏演出,观众就会打电话来问,为什么没有黄梅戏演出啊?我说我们现在有钢琴演奏会,要不要来听?观众说,不行,我就要听黄梅戏。
●十年感言:回顾十年历程,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脚踏实地,用辛勤的汗水为“再芬黄梅”的发展而耕耘着,我们是创造者。十年来,我们风雨同舟,已经结下了割舍不下的感情,十年青春奉献在这里,但无怨无悔。
●新的期待:展望未来,我们更加充满信心和希望,相信依靠着卓越的领导团队,凭借着我们凝聚的团队精神,我们会迎接下一个更加灿烂辉煌的十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剑许家权)10月28日中午12时左右,合肥汉嘉都市森林小区,一居民家中发生爆炸,一中年男子被烧重伤,倒地不省人事,送快递的廖师傅从此经过,展开救援,将其背下16楼逃生(本报昨日报道)。昨日记者在医...
安庆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庆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