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据我们了解,2010年宿松公安在您的领导下,各项业绩在全市继续保持领先位次,工作特色亮点突出,您认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潘传六:一年来,我们以“三项重点工作”、“三项建设”深入推进为抓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加压奋进。确立了“夯实大基础、做强大情报、构建大防控、确保大安全、实现大和谐”工作思路,明确28项建设任务,各项工作推进有力,成效明显。搭建了“大培训”、“大比武”两大平台,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和优秀项目、信息化技能、法律知识、“社情通”等系列比武竞赛活动,共有600余人次参与培训比武。坚持不懈地开展“执法安全、队伍安全、监管安全、内部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四个安全”教育整改活动,建立探索建立了公开选拔、公开选调、交流轮岗、竞岗聘任、换岗体验等选人用人机制,坚持从严治警、开展效能督查,全县公安工作全面提速,队伍继续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我局基层单位首创的《处置群体性事件训练三法》、《密切警民关系电子手册》等多个工作法荣获省、市优秀项目。公安“三项建设”分别在省厅、市局会议上交流发言,周边多个兄弟单位到我局考察交流。
记者:听了潘局长介绍,宿松公安工作确实令人鼓舞。当前,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正在深入推进,请问宿松县公安局有哪些新举措、新办法?
潘传六:去年以来,我局从体制机制着手,进一步完善了绩效考评机制、社村警务工作机制、“三长”同步接访信访工作机制、群体性事件处置快速反应机制,编订了《公安信访案例汇编》、《公安规章制度汇编》和《公安特色警务汇编》,形成具有宿松公安特色的制度体系,有效破解内部管理难题。从防控体系着手,强力推进以视频监控为主的“天网”和以人防为主的“地网”工程建设,提升了公安机关驾驭复杂治安局势能力和人民群众安全感。从服务方式着手,全县窗口单位全部实行“一站式”服务,推行户籍、车管、出入境业务流程网上办理, 23个派出所全部开通QQ警务室所,群众办事更加便捷。从警营文化着手,大力学习、弘扬和践行“忠诚、博学、创新、卓越”宿松公安精神,建成了特色突出的警营文化长廊,成立警官艺术团和球类、摄像、文学创作、计算机应用等6个兴趣小组,进一步凝聚警心、激发活力。
记者:宿松公安在过去一年里开拓进取,破解难题,各项工作亮点纷呈。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您打算将宿松公安团队带向何方?
潘传六:宿松公安要在警务机制创新上取得新突破。狠抓公安信息化的深度应用,整合内外信息资源,加强情报深度研判,建立情报信息主导下的警力布置、指挥调度、刑事侦查、治安防控、基础工作新机制,拓展互联网服务,把公安机关窗口服务内容全部纳入网络前台,提升公安机关精确打击、实效防控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要在防控体系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强力推进全省技防建设试点县建设,整合社会视频监控系统资源,推动农村技防设施建设,完善治安卡点常态化工作机制,建立“大网安”工作体系,加强“虚拟社会”治安防控建设,真正构筑一张“天罗地网”,实现对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全方位、全时空覆盖。在队伍管理上实现新突破。建立执法质量、基础工作网上考核系统,以网上考核系统、警务督察系统、GPS定位等系统为支撑,对队伍管理实行督考一体化,激发全县公安队伍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 (本报记者王原)
宿松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县公安局党组书记局长潘传六
新闻推荐
宿松讯“随着一般诊疗费项目的设立,一体化管理的村室补助已增加到4大块,乡村医生年收入将不低于2万元。 ”日前,宿松县卫生部门一位负责人掰着指头为村医们算了一笔账,让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去...
宿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