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一、初二,在宿松县千岭乡竹墩村老家,记者走门串户拜年,与亲友们闲聊,除了家长里短,大家最关心的还是一个“钱”字。挣了钱怎么办?每家都有不同的答案。
农村人爱面子,挣点钱肯定要盖新房或者重新装修,甚至在镇上、城里买房。记者了解到,村民挣了钱多数人还是花在房子上。
走进村里方哥家,铺地瓷砖、装饰吊顶、皮沙发、液晶电视,一应俱全,一年的功夫,方哥家真是大变了样。方哥热心地带我参观,楼上三层、地下一层,全都重新装修了一番,连卫生间都弄了干湿分离。 “年前就干这个,上上下下花了将近二十万,怎么样,不比城里差吧? ”方哥高兴地说。
其实方哥夫妇二人,加一儿一女,都常年在外打工。村里有人调侃他是“有钱撑的”,说他一年到头不在家住几天,花这么多钱装修干嘛?有钱干点啥不行呀?
村南头的吴家珍是80后,初中毕业就外出务工,这些年也挣了点钱,去年在县城买了套90多平方米的房子,可就是这房子让他很 “闹心”。 “这房子是商住两用,楼下是小集市,全是做生意的,一天到晚吵死了不说,卫生、安保也差,根本没法住。 ”
年底,小吴一家人还是回到了村里老房子住。 “当初买房子没考虑那么多,现在这个情况,卖也卖不出去,住又不能住,后悔死了。 ”
村里也有头脑比较灵活的,打工挣了钱,想着“钱生钱”,搞起了投资。小胡去年过年时孩子刚出生,就想着小夫妻不出门了,在家照顾小孩,于是花十几万买了辆轿车。
小胡原想,现在农村婚丧嫁娶都得用车,包车一个来回没有低于400元的,买个车接点生意,兴许在家能挣点钱。没想到,现在做这个生意的多,除了过年过节期间,平时价格压得很低,而且生意也少。 “这一年下来,钱没挣到,还得养辆车,买车的时候高高兴兴,现在成负担了。 ”小胡懊悔地说。
村民聚到一起聊天,转来转去还是“钱”字。 “别看刘新华家房子旧,一家人穿的也不起眼,他家可有钱了,都存着呢! ”
刘新华夫妇二人在家做瓦工,现在的行情,瓦工一天工钱起码120元,还包中午晚上的吃喝。他们夫妻平日里也是省吃俭用,勤劳苦干,确实存了些钱。
“我们也不图吃喝,不喜欢显摆,挣了钱就在银行存个死期,给儿女以后办大事用,不然还能干啥?存了好几年,利息没多少,感觉钱却越来越不值钱了,现在1万元跟5年前的1万元能比吗? ”
刘新华说,胆大的都往外放“高利贷”,借出5万、10万、20万的都有,一个月一分二的利息,但他还是不敢做。 “现在欠债跑路的太多了,中国这么大,你到哪去找人”,刘新华说,“要么就是熟人,还不起你也不好意思老去催。 ”
在老家三天,许多亲友向记者表示,现在都挣不来大钱,“每年打工挣的钱都是死的,多少也就那么多,想做点生意又不知道做啥,你能给我想点出路不? ”
本报记者 曹荣
新闻推荐
黄山区读者:黄山区独生子女户能享受哪些优惠政策和补贴?黄山区人口计生委: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从领证之月起到子女16周岁止,每月发给20元的独生子女保健...
宿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