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刘发贵
记者
成洁)3月3日下午,天气和暖,宿松县佐坝乡绿蒂农业示范园门口,停满了各地牌照的车辆。虽然不是周末,但趁着阳光正好,宿松县城及周边地区的不少人都约上家人或朋友,来到这里采摘草莓。
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齐的大棚无限延伸,棚内草莓红艳艳一片,蜜蜂在空中飞舞。安徽省绿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水保指着眼前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告诉安庆晚报记者:“我要不说你们肯定看不出来,当年这里还是一片荒地,从示范园门口到草莓种植区这一片相差20多米高。”
坑洼不平的荒地成了采摘乐园,一人多高的芦苇草变成了新鲜的果蔬,如果不是经过了土地流转,这些变化都是当地百姓无法想象的。据了解,示范园所在的区域,过去是一片高低不平的耕地,一遇旱涝几乎绝收,时间长了也就荒废了。后来在宿松县国土资源局的指导下,佐坝乡尝试引进民间和社会资本进行土地整治,在2014年与安徽绿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为期20年的5170亩土地整治、承包协议,涉及26个村4000多人口。土地流转以后,由公司整治开发,农民直接受益,第一年租金为600元/亩,以后每年递增5%,至1320元/亩为止。
除了租金,当地农民在公司打工每天还能有100元左右的收入。“以前总想着出去找些事做,现在好了,工作就在家门口,早中晚时候还能照顾家里和孩子,收入也不错。”正在采摘草莓的徐大姐笑着对记者说。据介绍,示范园正常每天有50多人工作,旺季时每天多达70名工人,有的修路,有的建排水沟,有的铺设滴灌设备,吸引了不少返乡劳动力。
虽然示范园开发时间不长,但由于靠近宿松县城,草莓采摘园自打一开放,就吸引了不少游客。当天下午4点左右,安庆晚报记者粗略地数了一下,园区内还有20多人正在采摘,临近5点时,又陆续来了几批游客。据示范园工作人员估算,草莓采摘从12月底开始以来,平均每天有200人左右前来,春节期间更是翻了一番。
按照规划,绿蒂农业示范园项目计划建设周期为7年,总投资8亿多元,分三期实施。第一期建设1670亩特色农业,第二期建设3500亩精品农产品种植区,第三期建设50000亩辐射带动区,最终形成集农业生产、物流、农产品深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着力打造成皖西南品牌现代农业示范精品项目。
新闻推荐
冯新
宿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