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冷的基础学科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让莘莘学子深深感叹,“今天找不到工作的泪,都是当初选专业时脑子里进的水。”据《北京日报》4月29日报道,在多所学校的校园开放日,家长在帮助孩子填报高考志愿时,普遍出现“基础学科遭冷遇,重应用而轻研究”的情况。
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洪冠新分析,国家航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对广大学生很有感召力。据统计,近几年,该校每年有30%的毕业生投身航空航天事业。高铁、地铁的快速发展也使得轨道交通相关专业成为热门。在北京交通大学咨询的一位家长分析,“北京的地铁越来越多,未来还要新修很多线路,一定会需要地铁运营管理的人才,孩子报考这个专业,就业一定不错。”与航空航天和轨道交通相比,数理化纯理科专业受到冷遇。以北航为例,2012年和2013年数学类、物理学类和化学类在京录取分数线,均是该校理科专业的最低分数线。
急功近利并不可取,有业内人士担心,基础学科是一切科研的基础,如果基础学科报考遇冷,后继无人,将严重制约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励志的“贴膜哥”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流行,贴膜行也应运而生。据《武汉晨报》4月27日报道,武汉贴膜小伙3年赚得2套房,最多1个月可挣3万元。今年33岁的赵周桥,从2010年10月开始摆摊贴膜,每天上午9点准时上班,工作到下午5点,去吃个盒饭,然后继续上班,贴到晚上11点。一天大概可以贴100多张膜。每个月大概有1.5万元收入。三年下来,靠着手机贴膜,赵周桥给岳父母和自己的父母分别在成都和湖北安陆各买了一套房,总价大概90多万元。赵周桥说:“近两年行情一再下跌,但目前还有赚头。”
除此之外,据《武汉晨报》4月28日报道,石旺军每个周末会在武汉解放公园门口支摊卖烤红薯,按6元/斤的单价,半个小时内可卖出去18个红薯。他说最好的时候一天能卖100多斤,一个月可赚1万多元。据报道称,石旺军自2003年来到武汉卖烤红薯,2007年便在老家安徽宿松县盖起了三层楼房。
不少网友纷纷点赞,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够得到如此丰厚的回报,除了对市场经验的把握,更重要的还是得耐得住寂寞,吃得苦中苦。
政府补贴的总裁学费
总裁不缺钱,政府为什么要补贴他们学费呢?据中国之声4月21日《新闻纵横》报道,湖北省鄂州市80名企业家参加了鄂州市政府和武汉大学联办的高管培训班,这个培训班被当地群众称为“总裁班”,学制一年,每个月3天课,每人的学费是4.2万元,其中,政府还给补贴2.6万元。此举引发了人们的争议。为此,湖北省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学费属于一般预算收入中的人才专项经费,而且占比很少。
政府给老板们交学费,这样的内容不免让人们胡思乱想,引发了大众的“仇富心理”。公平是整个社会所追求的目标,当人们看到由于资源的分配不均等、获得机会的比例不平等,难免产生“仇富人、怨权贵”的情绪。老板们起初并不热心,而且顾虑重重:“公司发展得还可以,还要学习什么?”“政府真的会补贴么?没准又是巧立名目圈钱吧?”
然而,鄂州工业经济增速逆势上扬,达到12.8%,跃居全省第一位。壮大的企业是否会反哺社会值得期待。
舌尖上的“初民情怀”
熟悉的音乐,熟悉的味道,《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众多期待中,于4月18日亮相央视。第二季采取周播形式,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分为《脚步》、《心传》、《时节》、《家常》、《秘境》、《相逢》、《三餐》七集,延续第一季的拍摄风格,以碎片式的剪辑方式,进行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组合和嫁接,通过纪录片的形式,用味道营造出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探讨“吃”的艺术。
中国青年网的汤洁品出了“初民情怀”——画面通过食材获得、烹饪过程、品味情境三方面将人引到农业时代的审美状态中,用“味觉”串起了我们共同的“乡愁”,而这乡愁其实就是种“初民情怀”,是人对自然的依赖与敬畏,是鲜活美食维系的深切情感,是以家族、师徒为单位的承载形式,也是最平实质朴的生活期许与处世之道。
在每日的煎炒烹煮中,蕴藏着中国人最平实质朴的生活期许与处世之道。有的人还品出了中国智慧,简单的食材可以通过烹炸煎炒等各种方式制作成不同菜肴,蕴含着智慧和想象力。
(申敏夏据媒体公开报道编辑)
新闻推荐
不懈奋斗硕果累累 抢抓机遇再创佳绩——宿松县破凉镇腾飞发展纪实
宿松县破凉镇腾飞发展纪实
宿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松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