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老师余建中午当班负责接送“走读学生”过小溪。近日,我们来到地处深山的刘畈乡马畈村采访。来到村里,一阵朗朗的读书声,伴着阵阵醉人的山风荡漾开来。循声望去,我们发现这读书声竟然是从一处已然竣工的村部大楼里飘出来的。
校长詹湖光站在老校园前,不无感慨地告诉我们,马畈小学建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因为校舍年久失修,被教育部门定为D类危房,将于今年六月动工就地重建。由于今年春季山区雨水不断,六年级和一年级校舍出现了险情,学校和村里都专门建立了应急避险预案,落实专人盯守确保安全制度。“关键时候,是村领导急学校之急,把刚刚建成的新村部大楼让给学校,让孩子们在新校园建成前有了安心学习的场所。我们真的要谢谢这些好领导啊!”
“孩子们的安全是我们的头等大事!”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汪少林动情地说。马畈村新村部大楼是得益于县委组织部、移民、卫生、发改等部门项目支持,兴建的一座综合性服务大楼,村里原计划在七一前夕举行竣工庆典,但是学校部分校舍出现险情后,村两委专门开会决定取消竣工庆典,腾出办公室,“宁可村部办公紧一点,也要确保孩子们有个安静、安全的环境读书!”“有这样的好领导、有这样的好环境,我们没有理由不教好书、育好人啊!”六年级语文教师潘江华深有感触地说。
据了解,马畈小学现有7个班级120人,其中有来自邻县宿松和外村的留守儿童占50%多,留校住宿生占40%,学校建立了老师、学生、家长联系联防制度,分片明确了每个老师的责任,学校还根据山区特点,注重加强学生在校和上学途中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学校每个教师都是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设置了“亲情电话”,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温馨、快乐成长的环境。
(吴霞本报记者陈振伟 摄)
新闻推荐
2010年6月4日星期五 第304期 农历庚寅年四月二十二周刊部地址:太湖县新城熙湖路2号(县委一楼)邮政编码:246400电话:0556—4169698 电子信箱:thxxs200506@163.com国内统一刊号CN34—0005邮发代号25-28...
太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