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上午,弥陀镇真君村一直被大雨笼罩着,雨幕模糊了人们的双眼,大部分村民都不敢出门。可在该村留竹组王迪群家 刚倒塌的房屋现场,却有一群人绾起裤脚、光着赤脚,在雨中忙着救灾,有的抬风扇,有的挖沟排水,有的打树桩……任由泥水、雨水打湿衣衫,却丝毫没有怨言。这群人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党员”,他们大都是该村防汛救灾“党员突击队”的队员。“前天下午,听说王迪群家房屋倒了,我马上喊上‘党员突击队\’的队员和周边的其他群众,第一时间来他家帮忙,尽量将灾害降到最低,大家帮着抢出了800多斤粮食及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具,安置好他们一家人。这两天,大家每天都过来整理现场,当 自己家里的事一样。”该突击队有着36年党龄的队员王世春说,“我是一名党员,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有多少光就发多少热吧。”
据该村党总支书记詹焱明介绍,该村处于花亭湖水库末梢,境内有一座小型水库,3个县级以上地质灾害点,67口塘堰, 防汛任务十分繁重。接到市、县、镇防汛救灾的统一部署后,该村立即召开了两委会,迅速建立了村总支、3个支部和9个党小组 三级防汛救灾网络,同时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成立了防汛救灾“党员突击队”,由村里党员、群众自愿报名参加,现已有队员17名,其中党员就有10名。突击队队员主要负责对水库、地质灾害点、塘堰等地的巡查及值班看守,并与村里没有亲属的五保户进行一对一结对联系,与低保户等困难群体密切联系,帮助他们安全度汛,照顾他们的生活。
这个突击队中,党龄最长的有36年,最短的2年,自上岗后,他们没有一个人闲着,村里的田间地头、山腰河旁、农户家中,到处都能看到他们冒雨巡查的身影。他们有的甚至在这几天里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没有好好休息一下,哪里出现险情,哪里最需要他们,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党员队员戴善春说:“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关心群众,群众有困难的时候,要吃苦在前。”他们的眼里,流露的是最真诚的关心。
“屋倒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吓得不知所措,感觉天塌下来了一样。可一看到他们都来帮忙,村里、镇里的干部也都来安慰我们,全家人的心情舒畅多了。太感谢他们了,拿不出什么东西来谢,可我们一家人都会记在心里,会时常念起他们。”王迪群的妻子张美华眼眶里早就溢满了泪水。一旁王迪群83岁的老母也伸出大拇指,连声说:“大家都来帮忙,了不起啊,党员了不啊!”
(本报记者叶玲玲 见习记者 陈开明)
新闻推荐
7月13日,倾盆大雨还是集中下了一整天。 记者冒雨深入弥陀镇铁林村采访,在村部见到了从一公里之外的杨灯组市级地质灾害点临时转移安置过来的詹绪明夫妇。 “前两天的大雨把...
太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太湖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