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天大树
镜头聚焦
本报记者 李传林
北中镇玉岭村村民查志义买断附近200多户人家30年承包经营权的荒地造林,累计面积达万亩,总投入近1300多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绿林好汉”。
在大别山南麓的崇山峻岭之中,皖鄂两省的人们传颂着北中镇玉珠村村民查志义靠着一份执著,一份感情,一份追求,一份勤劳,义无反顾地开山造林的事, 20多年披星戴月,风餐露宿,终于使8000亩荒山秃岭全都披上了绿装,大部分长成了参天大树,价值数千万元。因此,他先后荣获“全国绿色小康户”和“省科技兴林致富示范户”的光荣称号。去年,还光荣地当选为市人大代表。在这些光环的背后,还是查志义那一门心思艰苦造林的事迹令人更为折服。
刚涉足造林,他经常到书店买来一些关于“林业种植管理”等方面的书籍,经常到林业部门咨询林业管理方面的有关问题。白天在林地劳作,晚上点着煤油灯或蜡烛看书学习。不多久,他就掌握了林业种植和管理方面的许多知识与技巧。在管理好林场杉树的同时,还套种了油茶和绿茶。一份投入就有一份收获。一年后,那满山满岭的杉树重新焕发了生机,长势十分喜人,他也看到了希望。查志义为人实干,干事实在,与人打交道也实在,所以人们都信得过他,乐于与他合作,不少农户自愿把山场经营权交给他。村民们的这些举动,也进一步激发了老查创业热忱。
为进一步扩大造林规模,2003年查志义承包了村乌牛石国有林场1380亩,海螺林场500亩,同时租赁了太湖与英山县搭界的1500亩集体山场,租期30年。硬是在5000亩荒山上与妻子一干就是20多年。
今年又与当地村民分别签订了10000亩荒山栽油茶和茶园改造。这四部分“合”成了以乌牛石为轴心的造林基地。为承包、租赁及时办理成功,不论白天还是黑夜、晴天还是雨天,他马不停蹄地联系人,磋商洽谈,签订合同,鞋子磨破了几十双,愿望也终于实现了。有人说:“你好大胆,胃口不小,揽下这么一大摊。”他笑着说:“人总要有点追求,有点事业心才行。”
二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荒山野岭披上了绿装,万亩荒山发生了巨变,而他和勤劳的妻子依然保持着对大山的热情和爱恋。今年,他又栽植油茶3000亩,改造低产油茶园2000亩,又与本村签订了5000亩低产油茶林改造合同,他决心打造全省最大的油茶基地。在采访中,老查告诉我们说,他和妻子詹凤娇一直生活在山上,妻子生两个小孩都在山上,几多艰辛几多痛楚,只有她们自己知道。他很珍惜大山之缘,他儿子大学毕业也要加入绿化大山的行列,全家两代人与大山结缘,走植树造林之路。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提升小池全民健身示范乡镇的形象,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9月12日,该镇举办了第二届钓鱼比赛。当天,来自该镇各条战线的25名钓鱼选手汇集罗山水库,通过抽签方式决定钓位,经过4...
太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太湖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