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3日,当看到改嫁多年的母亲终于在扶养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了保障时,寺前镇13岁男孩李某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深深地向在关键时刻为他伸张正义的律师叔叔鞠了一躬。据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范效九介绍,像李某一样,全县先后有40多名未成年人,因为得到法律援助维护了自己的权益。
我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13万之众,因此也衍生出3万多留守儿童,占全县在校学生的50.8%,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道德失范等问题长期困扰这些孩子。特别是由于他们法律意识淡薄,侵害他人或被他人侵害的案例时有发生,因此,加强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依法为他们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热切关注和社会各界深切期盼的热点问题,备受各级人大代表特别关注。在本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的第073号建议中,王振儒等代表就提出了“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法律保障”的建议。据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宋卫兵介绍,类似建议,是历次人代会期间代表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代表建议办理的实效如何,不仅能够全面检验我们司法机关是否真正重视民意程度,而且有利于我们树立良好的执政为民形象,更是我们依法服务于构建和谐太湖的职责所在。”县司法局局长李传萍如是说。为确保073号代表建议办理效率,县司法局成立了办理专班,在充分征求代表意见的基础上,拟定了办理方案,建立了责任机制,明确了办理、回复的时间进度。该局充分结合“五五”普法,依托乡镇司法所、法律服务所等平台,强力推进“法律六进”活动,全县所有中小学校均聘请法律工作者担任法制副校长,定期入校进行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该局还会同县文联等单位举办“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县”法治征文、书画大赛,开展了“江淮普法行”等活动,把未成年人的法制宣传教育列为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县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作用,组织法制报告团到各学校巡回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县教育局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建设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工作结合起来,确保留守儿童思想上有人帮教、文化上有人帮学、生活上有人帮助、安全上有人帮保的关爱体系。并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县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50多所。县妇联广泛开展了“代理妈妈”、“爱心妈妈”等结对帮扶活动,给予他们更体贴、细致的关爱;团县委组织城区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手拉手、献爱心等交流活动。文化、公安等部门加强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着力为孩子们打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各级基层组织也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动员广大党员与留守儿童“手拉手”、“结对子”,逐步探索建立了“以家庭为基础,以学校为载体,以政府为桥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未成年人教育管理保障机制,联手为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撑起了一顶顶“保护伞”。
(见习记者 陈开明 本报记者 陈振伟)
新闻推荐
图为巡视组组长成浩(左二)在市县领导的陪同下视察县经济开发区企业?8月23日,省委第三巡视组组长成浩一行来我县开展巡视回访工作,并检查太湖、望江等五县区去年6月巡视后的整改落实情况。市委书...
太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湖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