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王逸群通讯员徐进群
4月4日,天下着大雨,70岁的五保户余天柱吃过早饭,小心翼翼地把钱揣进上衣靠里的口袋。从家里到镇政府,6里的山路,他颤颤巍巍走了一个小时。
上午10点多,岳西县白帽镇镇政府“发展促进会”办公室,退休干部祝遐林正忙着给前来捐款的人填写收据,他抬头瞧见余天柱进屋,立刻起身迎了上去:“您怎么来啦? ”
“我来捐款哩! ”余天柱掏出两张皱巴巴的“红票子”递了过去。
“国家还要救济您呢!您这是……”祝遐林没伸手,给老人让了座,劝他把钱收回去。
“镇上要建高速出口,大伙儿都出了钱,我也来凑一凑。 ”老人脾气犟,硬是把钱塞了过来,还叮嘱:“这可是造福子孙的事儿,一定得办好! ”
干群承诺自筹1500万
“建高速出口还要自己筹钱? ”就在几个月前,别说外乡人,就连白帽镇的不少群众,也很难理解捐钱的事儿。
一般来说,高速出口确实是由国家“买单”。 “岳武高速规划全长约180公里,岳西境内长约47.25公里,起点接六安至潜山高速公路,终点与已建的武汉绕城高速相接。 ”镇党委书记汪球说,高速在拟定规划时有两套方案:选择岳西县白帽或河图其中一个乡镇设置出口。最后出口设在了河图镇。
岳武高速穿过白帽镇长12公里多,涉及4个行政村,征地面积1500亩,拆迁房屋100多户。由于镇里不设高速出口,巴望着靠路致富的群众联名向省交通运输厅申请再设。2014年,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白帽干群的呼声被安庆代表团代表捎上会。同年7月,省交通运输厅初步同意增设白帽镇出口,但项目的报批、建设费用分摊等需协商解决。
这则消息点燃了全镇干群的热情。 “政府为我们开了绿灯,不能再有‘等靠要\’的观念。”今年3月初,全镇2万多名干群向县政府承诺:“自筹1500万,解决新建高速出口所需规划设计和征地拆迁费用! ”
两月不到捐款超千万
“镇里的财政收入每年只有200多万,承诺的资金能兑现吗? ”汪球开始发愁。但一场轰轰烈烈的捐款活动已紧锣密鼓展开。祝遐林等多名退休干部主动成立了 “白帽发展促进会”,并组建理事会,专门开设银行账户,负责收款及统筹。
事实证明,汪球的担忧是多余的。3月26日捐款倡议书发出后,捐款账户里的数字以每天增长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的速度被不断刷新。5月22日,捐款累计达4700余户,总额突破1000万元。
在理事会捐款记录本上,全镇农民捐款占40%。作为负责人,祝遐林经常被感动得 “直抹眼泪”:70岁的朱铺村刘国宝不仅自己掏了钱,还打电话动员在福建打工的儿子;余河村河湾组王宏拿出收破烂挣来的所有收入;每年看病要花1万多的镇中心学校教师徐琼,也捐出一个月的工资……
全镇干群的热情,还打动了很多“陌生人”。江西九江的吕红林在深圳打工时,听闻工友说起此事,主动联系理事会,汇了1万元;江苏老板唐启文在江河村吃午饭听说这档事,现场拿了2000元;在镇上开超市的县城青年王先维,特地从城里赶来捐2万……
城关镇天堂中心学校白帽籍督学徐家贤在日记中感叹:“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次捐资行动的意义,远远超出增设出口本身! ”
高速设出口迎来大客商
对于白帽镇普通居民而言,建设高速出口的现实意义更实在些。 “不用再跑去湖北英山县看病”、“咱村的小伙再不愁留不住外地的媳妇儿”、“旅游观光的人多了,家里能建农家乐”……
在汪球看来,高速出口还有更重要的作用。按照岳西县的旅游规划,今后位于该镇北部的司空山,将建设一条快速通道直达高速出口,实现岳西县城至司空山1小时路程,武汉至景区2小时路程,“这对加速我县融入武汉经济圈至关重要。 ”
虽然未来的发展尚不可预知,但白帽镇已提前收获“回报”。前些天,这个距离县城67公里、曾由于蜿蜒山路“吓跑”无数客商的乡镇,终于迎来最大的投资项目:来自江苏镇江的企业将在余河村投资1个亿,建设7000亩的油茶综合开发基地。汪球坦言,“如果没有这个出口,人家怎么会来呢? ”
新闻推荐
岳西建农村老人幸福院本报讯 近年来,岳西县将农村老人幸福院建设纳入民生工程,每院按3万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运营期间再按 5000元/年/个给予运营补贴。幸福院优先在老年人特别是留守老人...
岳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岳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