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逸群 通讯员 徐进群)“村里搞肉驴养殖,也给我们分了期权哩! ”谷雨刚过,岳西县冶溪镇大山村村民黄光明向记者讲起当地扶贫新招:该村筹集117万元资金创办产业,正陆续通过赠予期权的方式,让全村36户贫困户成为村集体经济的股东。
据介绍,大山村距离县城105公里,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 “全村辖15个村民组 295户,原有贫困户 117户。 ”村第一书记蔡晓禹告诉记者,通过近年来的努力,该村现有贫困户减少到36户。 “剩下这些基本是既无劳动能力,也无专业技术的。 ”他说,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他们于今年初逐户走访后,决定尝试成立公司创办企业,探索赠予贫困户期权、待企业盈利后享分红的扶贫新模式。
思路定好了,项目选些啥? “村里所有耕地都种植了夏秋茶,种植业已经没有发展空间。 ”蔡晓禹介绍,村两委最终选择了肉驴、渔业、土鸡、黑猪、香菇五类产业,既符合当地种养习惯,又不愁销路。为让项目落地,他们拿出村集体流转山场积攒的30万元,并从各级政府和企业争取87万扶贫资金。今年3月底,首批投资40万元的德州肉驴养殖基地顺利挂牌。
据了解,村集体从该项目中拿出20%的股份,根据贫困程度和村民意愿,从贫困户中选取27户,以赠予期权的方式发放到他们手中。 “期权证已经发放,名单也悬挂在养殖场大门口,接受群众监督。 ”蔡晓禹向记者介绍,在后续项目推进中,这些贫困户也可继续被赠予期权,“每户最少能享受一类期权、最多四类。 ”据测算,该模式可让该村所有贫困户人均年增收1190元以上。
作为首批分得期权的村民,其林村民组的凤维中感触颇深。曾经,因为建房他不仅背负了10多万元债务,年收入也达不到最低4000元的贫困线标准。如今,他被村里聘请为养殖工人,每个月多了份打工收入。同时,如果企业实现盈利,还能享受每年每份770元的期权分红,“这让我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他笑着说。
“通过赠予期权的方式,不仅能让贫困户实现脱贫,也能为村集体带来更多收入。 ”村书记胡卫东表示,他们将继续推进余下项目,引导更多贫困户进入村集体创办的企业,为他们提供稳定增收渠道。
新闻推荐
■ 本报记者 胡明兵“镇林业站和村委会承包村民山场建茶厂,占用我十几亩山场却只还三四亩。我提出确权申请,法定期间内镇政府就是不给我回复。 ”6月20日,岳西县黄尾镇严家村村民汪列保向本报反...
岳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岳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