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甜叶菊公司提供的苗子够,俺就能种上个十七八亩。”
“种甜叶菊虽然费事,但是有一个好处,只要生产出来就能卖掉,卖了就能给钱。”
“以前一年收入不到四千块钱,现在租了几十亩地种小麦,一年收成四万斤,有十几万块钱。”
“也存在着部分贫困户不能积极发掘自身的潜力,仅仅随着产业往前走,反而效益不是太好。”
“五六十岁了还在拼命地干,在一般的贫困户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用行动告诉其他农户,只要愿意干、积极干,就能获得不错的收入。”
“除了外出打工之外,如何能走出一条致富路?通过扶持,让贫困户认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
上周五下午,记者去了趟固镇县濠城镇邢圩村。采访回来,记者镜头里的人物和对话,让小编看到了满满的希望。
用镜头记录脱贫故事的党媒人,没有什么比看到贫困户因地制宜,努力经营泥土地里的“诗和远方”,逐渐让人看到“钱景”,更让人充满期待。
听村民讲述致富故事,记录他们的生活变迁,看完这两个故事,作为扶贫干部的你,能从中悟到什么吗?
新闻推荐
39岁的崔小梅是固镇县的一名内科大夫,作为一名临床医生,经常能遇到患者治疗需要输血救命,血液对他们来说就是生命的...
固镇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固镇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