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玥
10月22日下午,蚌埠日报社二楼会议室,蚌埠市小记者团新闻社成立仪式如约举办,首批120名小记者领到了新闻社录取通知书。这是为热爱阅读、写作的小记者们打造的新的平台,更多的写作培训、社会实践活动等待着孩子们。
2017年,全市小记者人数超过六千人。今年6月,蚌埠市小记者团计划从六千余名小记者中,择优选拔出300-500位优秀小记者,成为新闻社成员。经过笔试和面试,120名小记者成为首批成员。国庆节期间,小记者们走上街头,开展“啄木鸟”活动,在大街小巷找到了很多“文字害虫”。10月14日,孩子们又参观了蚌埠市规划馆,举办小小讲解员活动。
仪式现场,小记者们身穿统一的红色马甲,这可是新闻社的“社服”,马甲背面印着“蚌埠日报社”几个字,正面是蚌埠市小记者的标志。在以后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红马甲”将成为小记者队伍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孩子们,都把新闻社的录取通知书当成一份骄傲和荣誉,在蚌埠日报社院内拍下了一张张美好的照片。
为了提高新闻社活动质量,蚌埠市小记者团专门聘请了二实小8位语文老师做指导老师,定期为小记者开展写作培训。这8位老师都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的是蚌埠市十佳青年教师,有的被评为蚌埠市教坛新星。他们将在新闻社的微信群里定期开展线上写作培训。
“袁叔叔,您为什么要当社长?”“袁叔叔,您当社长有什么快乐的,有什么苦恼的吗?”当天,蚌埠日报社社长袁成文接受了小记者们的现场采访。面对孩子们可爱的笑脸和稚嫩的问题,袁社长一一作了回答,还跟孩子们分享了他在小学二年级时在六一儿童节活动上的发言,并希望孩子们做一个对社会有益、有用的人,要学会终生学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何沛自今年以来,蚌埠市持续开展对不礼让斑马线行为的整治。为了震慑交通违法者,也为了进一步宣传文明礼让,市交警部门也随机开展了一场场网络直播活动,对交警现场查处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的情况...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