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 五河新闻 固镇新闻 怀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蚌埠市 > 蚌埠新闻 > 正文

今天立冬 想好吃什么了吗? 早晚有点冷,但是天气晴朗,晒被不影响

来源:淮河晨刊 2017-11-07 11:2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陈春怡

“最高温度不是有20℃嘛,怎么还这么冷?”11月5日上午,在“文明单位进社区”现场,明明太阳当空照,可四周就是莫名地透着冷,把人们冻得缩了脖子,纷纷质疑最高温度的可信度。也有人指出,这种冷感源自当天偏低的最低温度。然而未来一周,这种冷感还会持续。

早晚寒意浓出门记得备件衣

好消息是,未来一周本市多晴天,想要晒被的市民依然可以拿出来晾晒。气象台说,未来两天,蚌埠市云系增多,但总体来说,本周的好天气依然在线,不会出现10月初“快发霉了”的持续阴雨。

当然,如果你觉得冷,那也很正常。毕竟最低温度始终在10℃以下徘徊,有时甚至在5℃左右。尤其是早上,即使阳光给力,温度也总要一段时间后才能上升。虽然最低温度偏低,最高温度还算不错。今天最高温度22℃,明天和后天都是21℃。事实上,想要出去旅游的市民,这个天气再合适不过。不运动时稍有点冷,运动过后微微发热,既不冷得打颤,也不会热得猝不及防,感觉最为舒适。

早晚出门,多少有些寒意袭人,咱蚌埠不供暖,市民出门还是要记得套件薄棉衣或厚外套。

立冬和饺子比较配

有人曾调侃,在中国尤其是北方,不论什么节都要吃饺子。先甭管是不是戏言,今天,又是一个重要的“饺子节”——— 立冬。

立冬是秋天和冬天交接的时节,习俗以食为重,民间还有“立冬补冬,补嘴空”的谚语,说明立冬进补自古传承。淮河晨刊记者很怀疑这句谚语的准确性,毕竟在中国,很少能找到和吃完全不相干的节日。

为何立冬要吃饺子?据说,饺子原名“娇耳”,是医圣张仲景发明的。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东汉末年,张仲景见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于是发明了“祛寒娇耳汤”,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下锅煮熟后分给病人。人们吃下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烂耳朵的病症就好了。此后,“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所以,现在又有“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

对于饺子馅的选择,市民朋友不妨效仿医圣。根据经验,立冬后冷空气活动开始频繁,温阳散寒、增热暖身的羊肉馅饺子是个挺不错的选择。

新闻推荐

出行方式更加多样 绿色理念深入人心 美好愿景,从脚下开始 本报记者 李景

自从买了私家车,庄浩带着父母把蚌埠周边玩了个遍。两位老人都是去年刚退休,正在经历从忙到闲的过渡期,这不,每个周末都能出去散散心,老人不禁感慨,“本以为退休之后会很不适应,没想到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今天立冬 想好吃什么了吗? 早晚有点冷,但是天气晴朗,晒被不影响)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