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淮上区小蚌埠镇果园社区多辆私家车被用蜡笔写字,经调查系社区晨练老人所为。据社区居委会负责人介绍,小区南门附近原先是老人晨练的场地,后因小区车位越来越紧张,社区就在那里画了几处停车位线。晨练老人不愿意,于是在车身上写警告。居委会已对晨练老人批评教育,并为他们协调安排新的晨练场地。(见11月6日《淮河晨刊》8版报道)
晨练老人们的这种做法损害了私家车主的合法权利,显然不足取。但社区占用老人晨练场地添设停车位,事先有没有与他们进行沟通?添设停车位后,老人们失去了晨练场地,又有没有向社区提出自己的诉求?在老人们采取这种不妥做法之前,社区做了哪些协调补救工作?笔者在新闻里没有倾听到晨练老人的声音,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得而知。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从晨练场地被占用到采取过激行为,想必其间老人不满情绪也非一朝一夕累积,有一个过渡的过程。对老人们的这种行为,批评是必须的,但也应该给些理解,这也许是他们不得已采用的求关注、求解决问题的下下之策呢。“用蜡笔写警告,未伤车漆”,可见晨练老人们无奈之下、气愤之余依然保持着一分理性。
原先是老人们的晨练场地,现在变身停车位,如果这中间少了一定的尊重,缺了有效的沟通,那么到底是谁“抢占”了谁的位置呢?如果私家车主和老人们因“车身写字”事件发生大的冲突,岂不更为糟糕?因此作为管理者,刚性管理之余,还应对老人们再多一些“柔性关怀”。事前积极沟通,考虑得周全一些,及时安排好新的晨练场地;事中注重老人诉求,认真协调解决,又何至于出现这一幕,使管理工作陷入“事后补救”的被动局面呢?
老人们把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我们的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了大量财富。在家庭里,他们是长辈,传承着优良家风,营造着美满家庭,他们更是我们和谐社会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努力做好老年人的服务工作,用“柔性关怀”善待老年人,让他们人生的晚霞更加壮美。
新闻推荐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党委第一时间召开中心组扩大会议和全系统电视电话会议,传达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的十九大代表,中国铁塔党委书记、总经理佟吉禄要求公司上下把学...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