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近日,在东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自蚌医一附院的高年资下沉护士徐静正在向一名高血压患者解释用药误区。除了接待这位病人,徐静今天还要上门为一名卧床的脑卒中患者更换胃管,并做康复按摩。
跟随着徐静,记者来到了这位脑卒中患者家中。“徐护士你们又来了,太好了,快帮我家老头子看看。”患者家属古振华赶忙将徐静引向老伴床前,说“老头子这两天胃口不好,吃得没有以前多了,还总胀气,你给瞧瞧咋回事。”
熟练地为患者更换胃管后,徐静询问起病人的饮食。在详细了解后,徐静告诫:“像你家老伴这样一直卧床的病人,不适合太油腻的饮食,你可以每餐准备一些粗粮、蔬菜水果,打碎了流食喂入,不仅营养均衡,还能保持病人肠道顺畅。”
古振华的老伴朱家华是个“老糖高”,2014年突发脑卒中,由于送医不及时导致瘫痪在床。在蚌医一附院治疗一段时间后,朱家华病情稳定,但由于无法自主饮食,出院后医生给他保留了胃管。古振华告诉记者,每次更换胃管,都是项大工程。到医院去吧,费时费力,自家住在四楼,下一次楼都要半天工夫,有时还要拨打120。“俺们社区多亏了来了蚌医一附院的护士,你们的技术我们相信,也放心。”
像朱家华这样长期卧床的脑卒中患者,因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后遗症需要长期保留胃管,不论是插管、吸痰还是鼻饲,这些专业操作技能,都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才能操作。在医联体的框架内,医院优质护理资源下沉社区,有效解决了基层医疗人才、技术短缺的矛盾,社区里更多的“朱家华”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与方便。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东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开展慢性病用药试点项目,药品从以前的20余种扩充到120余种,且药物种类根据居民的需求变化而调整。签约有偿服务包的居民,除了享受家庭医生的基础医疗服务、健康指导等服务外,还可享受目录内药品额外报销10%至20%的返利。“让居民放心看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我想这是我们社区医护人员落实‘健康中国\’建设的具体举措。”东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谢岚说。
记者从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了解到,蚌埠市积极探索创新,努力构建科学合理、运行通畅的城市医联体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基层首诊、急慢分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医疗服务秩序逐步规范,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提升,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今年以来,蚌埠市医联体医院下派医生护士300人左右,为基层提供集中影像诊断、心电诊断、病理诊断、临床检验1.2万人次,患者在社区住院医疗费用个人支付比例严格控制在20%以内,切实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秩序逐渐形成。
新闻推荐
从蚌埠去凤阳临淮关,也就二十多分钟车程,但寻访临淮古镇却费了一番周折。车停在临淮镇政府前,问了几个过路人都不知道古镇在什么地方。走进一家超市,问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姐,她也直摇头。我说在淮河岸上...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