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婷婷)5月春暖花开,气温升高,但早晚温差仍较大。随着学校陆续开学复课,除了要预防新冠肺炎,根据往年的经验,还要提防多种传染性疾病。近日,市疾控中心发布五月份防病提示,猩红热、水痘、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以及手足口病、腹泻等肠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儿童、老年人、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应做好个人健康防护,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科长、主任医师陈军介绍,以手足口病为例,其发病季节性规律明显,每年呈现两个发病高峰,4月至6月为春夏季发病高峰,10月至11月为秋季高峰,故5月份也是高发季节。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此外,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感染对象主要为5岁及以下儿童。
5月天气多变,降水增多,高温潮湿气候下细菌更容易迅速繁殖,食品的腐败变质速度会明显加快,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增多。集体单位食堂以及餐饮业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比如,从业人员应注意食品操作卫生,处理食品的刀具、餐具、砧板等生熟分开,清洗、加工食品时避免交叉污染。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应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喝开水,家里准备两个菜板生熟分开,食品要烧熟煮透,少吃或不吃剩饭剩菜、隔夜菜,如需食用,需要彻底加热。
“防病方法第一条,就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陈军建议,市民在日常防护方面应谨记“15字口诀”,即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勤观察、少扎堆。
外出回家后、饭前便后、触摸公共设施后、咳嗽或打喷嚏后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规范洗手。无清洁双手条件时,不要用手直接触摸口、鼻、眼等。家庭做到定期开窗通风,一般每天通风2至3次,每次至少20至30分钟。要经常留意自己及家人的身体状况,任何出现发烧、乏力、干咳或腹痛、腹泻等症状的人员,应及时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发烧尽量前往发热门诊就诊。在乘坐公交车、出租车,进入医疗机构、福利机构及学校等国家有明确要求的场所,必须佩戴口罩。为了自己及家人的健康,少扎堆少聚餐,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如需外出,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建议1米以上。
陈军提醒,近期全省疫情总体呈持续向好的局面,但仍有零星输入病例,蚌埠市要继续防范输入病例及由此带来的本地感染的风险。随着学校全面开学复课,需密切关注学校复学后可能出现的聚集性疫情风险。
新闻推荐
外出学习几天,风尘仆仆归来时已是傍晚时分,拖着行李箱刚踏进小区大门,就见“粽粽”打小区深处向我狂奔。它肥胖的身...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