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元香
五年了,真快!回望又感觉那么的短暂。经国家新闻出版局总署批准,2007年11月28日这天,你走进了滨州人的生活,滨州人的视野——自此我们拥有了你!滨州拥有了这份具有国家统一刊号的纸质媒体,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晚报,从此我再也没有远离你。
你可能不知道,你的到来在滨州有着特殊性的标志意义——是你结束了滨州市没有晚报的历史,填补了报业市场这一空白。你就像我们的心灵家园,一面世就备受青睐,很快遍及鲁北,并家喻户晓。
你的面庞和蔼可亲,每一版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要点,我因喜欢文学而特别关注“人文滨州”版。每期的文章我都用心拜读,有时也会随笔者的文字走进他们陌生而又熟悉的精神家园……说起你就不能不提及2011年我们晚报举办的那次“山东省散文作家高级研修笔会”活动,虽已时隔一年之久,可每每忆起仍兴致不减。那次笔会活动留给参会者的印象真是太深太深了!广交了朋友,开阔了视野。就是这次活动,如一团焰火燃起了我搁浅多年的文学之梦,在滨州知名作家舒琦老师的鼓励下,参观“海瓷艺术”之后,我投去的那篇《当我走近你的温暖》一周后在晚报相继发表。当我看到自己的文字又见诸报端,那份惊喜已没有可形容的言语,和当日的艳阳热烈着。那一刻我恍然发现,在此之前发表的铅字,距今已有十五年之久,眼窝潮湿心跳如鼓。晚报——我感激你!
这是滨州市文学界首次高规格的文学盛会,承接了来自山东、天津、河北、四川等地的60多位知名作家,笔会报告会上,蒋蓝、张森、耿立、李辉、高维生各位名家分别作了报告,还就当前的散文创作和山东、滨州的散文发展、写作方向等进行了多场深入对话和探讨。会后晚报还特别安排与会人员到惠民魏氏庄园和山东海瓷集团游览采风,让与会者亲眼见证诞生于黄河三角洲的建筑艺术与奇妙的海洋贝瓷艺术。
这样一次完满而有序的文学盛会怎能忘记!
光阴如水般流逝,但你清晰的面容,整洁的造型,你儒雅的谈吐,广博的心胸,足以让我痴迷一生!祝愿你立足滨州、走向全国……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张静 通讯员 刘新萍晚报15505430155热线讯 11月13日园林处工作人员发现,前一天还在北环河绿化带里的白蜡树苗,一夜之间又少了23株,这是本月被偷...
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滨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