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温庆磊
来自农业界的政协委员菅秀清在提案《关于加大各级政府支持力度,推进机械化采棉工作的建议》中,结合市农机局在棉花收获机械化方面进行的探索,针对滨州市目前棉花种植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菅秀清经过调查后发现,1台3行采棉机每小时可采棉5-10亩,相当于300个劳力的工效。她认为,使用采棉机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解放劳动力,采净率、含杂率也达到了预期要求,深受广大棉农的欢迎。
菅秀清分析说,机采棉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采棉机械造价昂贵, 1台国产3行采棉机价格近100万元,一次性投资大,一般农机大户或农机专业合作社根本无力购买。因此,发展机采棉不是某一个部门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各级政府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
菅秀清在提案中建议,应该通过政府积极主导,财政、科技、供销、农业、农机、金融等有关部门协调联动,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定期指导,相关企业鼎力支持,当地群众密切配合,在棉花种植集中且植棉面积比较大的县(区),建立一定规模的机采棉示范基地,严格按照规定的农艺要求进行播种、施肥和田间管理,以符合机采棉作业要求,不断积累数据和经验,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应用机采棉种植模式。
菅秀清认为,通过贷款优惠、农机购置补贴、财政资金扶持。同时,应对机采棉收购给予一定的价格补贴,防止棉花收购企业压级压价,以保障机采棉种植户的利益。
新闻推荐
每件毛衣上都系着充满爱心寄语的祝福卡□本报记者 房艳梅通 讯 员 孙解真本报讯 由本报联合滨州市妇联共同发起的“恒爱行动”得到...
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滨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