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亳州 今日蒙城 今日涡阳 今日利辛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今日利辛 > 正文

社区管理“一面旗” 为民服务“不老松” ——记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利辛县城关镇向阳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武雪松 □ 本报记者 刘景侠 文/图

来源:亳州新报 2020-07-14 07:32   https://www.yybnet.net/

武雪松(左)与老党员宋效庭(右)在交流谈心

党员是什么?该干啥?对于这个问题,利辛县城关镇向阳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武雪松是这么认为的: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一名社区党员工作者,全力帮助社区群众排忧解难,把群众的问题都能在基层得到化解,让政府放心、群众满意,这就是社区党员的职责和使命。

创新管理,搭台“万事帮”

“俺和楼下邻居能够握手言和、重归于好,真得感谢社区武书记的帮助!”日前,记者来到向阳社区采访时,正巧遇到前来办事的社区居民李诚心。她向记者讲述了与邻居家的故事。

原来,多年前,李诚心购买了老建筑公司家属院的顶楼,当时开发商承诺顶楼阳台她可以使用,但是两年前,由于顶楼阳台漏水,楼下居民李卧龙便想改造顶楼,两家因此吵了起来,关系一度非常紧张。今年4月,李诚心向社区求助,武雪松便多次到两家调解,一次不成两次,两次不成五次,五次不成十次,终于,经过近20次的沟通协调,两家达成和解:由顶楼居民维修阳台,并弥补楼下居民一定损失,阳台还由大家公用。“俺们两家为这事闹了两年别扭,社区干部出面终于调解好了,邻里关系也和睦起来,大家都舒心了。”李卧龙说。

李诚心向社区反映情况时,就是借助向阳社区“两网三化一平台”。

从2002年开始到向阳社区工作,48岁的武雪松已在这里工作了18个年头。咋样能让群众办事少跑腿、干部为民多动腿?通过不断摸索,他创新打造了“两网三化一平台”,把社区网格化管理,通过摸清家底,依靠“互联网+”,开启了智慧社区的管理新模式。

“要想给社区群众提供精准服务,得先摸清底册。”武雪松琢磨着,只有搞清楚每个家庭、每个成员的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提供帮扶。

为此,武雪松带领社区人员以辖区居民实际需求为基础,整合居民各项信息并加以延伸,在网上办事大厅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技术,按照“两网三化一平台”模式,建立了社会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即:建立管理内网、搭建服务外网,通过“万事帮”平台,实现管理网格化、过程信息化、服务扁平化。

“管理内网,即向阳社区社会管理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外网即向阳社区先锋网,群众通过内网可以上传问题,社区管理者从内网收集问题并处理,外网则是进行相关政策宣传、社区动态展示等。”武雪松说,“内网+外网”并驾齐驱,成了社区群众的“万事帮”平台。

排忧解难,撑起“一面旗”

“2015年棚改时,起初我们上了年纪的人一时不能接受,不愿意搬迁,我们就把想法通过‘万事帮’平台给社区反映了。后来,武书记就经常到家里来做工作,给我们讲棚改的好处及帮扶政策。人心都是肉长的,慢慢的,大家都被劝动了,现在想想,这样的居住条件比以前好太多了。”如今住在龙庭首府小区的居民张西英说,今年她已经70岁了,住在宽敞明亮的楼房里,比以前的旧瓦房舒服太多了。

“李大娘,您回来啦!最近身体可好啊?”“王大爷,您的老毛病最近没犯吧?精神看上去挺好的,过几天去家里看您哈!”在龙庭首府小区,武雪松热情地与过往的群众打招呼,从武雪松和大家的对话中不难发现,他和社区群众已经打成了一片。

生活困难、邻里纠纷、道路不通、大病救助……多年来,武雪松通过“万事帮”平台接收的问题五花八门,通过平台为居民解决的问题数以千计。居民在生活中遇到如水管破裂、电线短路、燃气漏气等困难,都可以通过拨打社区电话或登录“向阳社区社会管理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寻求“万事帮”服务。

生活中,有的居民一些生活用品长期闲置无处捐,而有的居民则苦于无处找。为了缓解这一矛盾,武雪松在社区公开栏设立了“爱心墙”专栏,随时将居民短缺的用品公示出来,与有闲置用品的家庭形成“一对一”帮扶,目前已有28人受到帮扶,圆梦“微心愿”96件。

“前几天,我就随口一说想有一台按摩器,没想到今天社区就通知我来领取了。用了按摩器后,腰疼确实减轻不少。”前不久,向阳社区工作人员到辖区居民魏同让家走访,得知老魏和他的老伴都有腰痛的老毛病,希望拥有一台按摩器,但经济又不宽裕,社区人员就把老魏的需求记下来,在社区“爱心墙”上公布。没过多久,社区爱心人士沈长江便把自己闲置的按摩器捐了出来

多年来,武雪松经常到居民中去,做到“三个必到、五个必访”,居民有突发性事件、有不满情绪、有大的家庭纠纷必到;对困难居民、住院病人、下岗失业人员、孤寡老人、“两劳解释”人员必访,解决社区居民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问题2800余件,调处率100%,调处成功率100%。在向阳社区,群众都说:“以前有困难找警察,现在有需要找社区”。

真情真心,奏响“和谐曲”

“宋老,送您的那本书看完了吗?看完了我再给您送两本过来。”“快了,快了,等看完了给你说哈,雪松。”日前,记者采访武雪松时,走到社区旁边的老党员宋效庭家门口,两人热情地攀谈起来。

78岁的宋效庭老人说,社区现在有100多名党员,都和武雪松很熟络,他们之间也是有故事的。

多年前,武雪松刚到向阳社区工作,恰逢社区里的9家企业“关停破”,社会矛盾多、工作压力大。“社区开个支部会都开不起来,企业转过来的47名党员,积极性都不高。”面对这种情况,武雪松带领社区工作人员,从解决下岗职工生活安置入手,逐门逐户拜访,详细了解大家的诉求,尽最大努力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困难。当年9月,向阳社区支部大会召开,全体党员没有一位缺席请假,“志愿军老战士程思秀,当时已经70多岁了,不顾劝阻,坚持上六楼来开会;老党员刘维拥身体有残疾,让家人扶着也要到会场。”武雪松的真心付出,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热烈回应。

无论是调解邻里纠纷,还是解决群众困难或是政策宣讲,之所以每一个问题都能迎刃而解,离不开武雪松的耐心、细心和真心。

县优秀党组织书记、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市劳动模范、省劳动模范、省人大代表,多年来,武雪松真心付出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也让他获得了很多荣誉。不久前,他又被评为2020年全省优秀共产党员。面对荣誉,他说,“我得感谢社区的人们,感谢社区这个为民服务的平台。站在社区工作者的岗位上,就应该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你就是直接为群众服务的,你就要化作一面旗帜,站在群众身后,为群众遮风挡雨,只要用真心去付出,就一定能够换取群众的真心。”武雪松说。

快评

用真心真情践行初心使命

作为一名全省优秀共产党员,武雪松一直秉承“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服务理念,做群众的贴心人、代言人,站在基层社区党总支书记的工作岗位上,用一名共产党员的信念和行动,实践着党的理想,在服务群众的事业中抛洒爱心、付出真心,他用赤诚的心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社区是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18年来,武雪松甘愿做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把党和政府的政策、声音传递给群众,把群众的呼声与愿望进行上传,当起为政府分忧的“办事员”“跑腿员”,当起为群众解困的“守护者”“服务员”,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刘景侠)

新闻推荐

上周市长热线共受理 群众诉求11359件 劳动人事类问题成反映热点

劳动人事类问题成反映热点

利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辛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小鸟历险记2020-07-08 23:39
评论:(社区管理“一面旗” 为民服务“不老松” ——记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利辛县城关镇向阳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武雪松 □ 本报记者 刘景侠 文/图)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